一场“闪电战”揭开了巴基斯坦军力蜕变的面纱,在美断援之后的它不仅升级了装备,并且还扛住了印军的突袭,这个南亚国正从国际棋子变为主角。 10月12日凌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爆发激烈交火,这是塔利班掌权以来两国最严重的军事对抗,短短7小时内,巴军精准摧毁多个恐怖据点,以23人阵亡的代价造成对方超200人伤亡,正是这场“闪电战”让外界见识到了其军事能力的蜕变,而巴军的强大其实是从外来压力开始的。 2020 年,美国以 “巴基斯坦反恐不力” 为由,停止了每年约 12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包括 F-16 战斗机的维护配件、新型导弹采购授权等关键支持。 当时巴军的装备确实面临不小压力,比如空军的 F-16 机队,有近三分之一因缺乏配件无法正常起飞;陆军的主战坦克也存在火控系统老化的问题。 但美国的断援反而成了巴基斯坦自主发展国防工业的 “催化剂”,巴政府很快调整策略,一方面加大国内军工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拓展与中国、土耳其等国的军事合作,短短几年就实现了装备的 “换血升级”。 现在的巴军装备,已经摆脱了对美国的依赖,空军方面,巴基斯坦从中国引进了歼 - 10CE 战斗机,还联合研制了 “枭龙” Block3 战机,这款战机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和 PL-15E 远程空空导弹,作战性能远超巴军之前的 F-16 早期型号。 2024 年,巴空军已经组建了两个 “枭龙” Block3 中队,在这次应对印军突袭时,正是 “枭龙” 战机快速升空,在 3 分钟内锁定并驱离了越境的印度苏 - 30MKI 战机。 陆军方面,巴军列装了中国研制的 VT-4 主战坦克,这款坦克的防护能力和火控系统比印度的 T-90MS 更具优势,而且巴国内已经建成了 VT-4 的生产线,能实现零部件的自主供应。 海军则接收了中国建造的 054A/P 型护卫舰,该舰具备区域防空和反舰能力,大幅提升了巴海军在阿拉伯海的巡逻和作战能力。 除了装备升级,巴基斯坦的国防工业体系也在快速完善。之前巴军的很多装备配件都需要进口,现在已经能自主生产不少关键部件,比如 “枭龙” 战机的机身复合材料、VT-4 坦克的发动机涡轮叶片等。 2024 年,巴基斯坦国防工业产值同比增长了 18%,占 GDP 的比重达到 2.3%,不仅能满足本国军队需求,还开始向其他国家出口武器,这种从 “依赖进口” 到 “自主生产 + 出口” 的转变,让巴基斯坦在军事上有了更多话语权。 这次应对印军突袭的 “闪电战”,更是体现了巴军作战能力的提升。当时印度陆军一支边境部队,试图在夜间越过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夺取巴方控制的一处高地。 巴军通过部署的中国产 YLC-8E 反隐身雷达,提前发现了印军的动向,随后陆军的 “哈立德” 主战坦克和远程火箭炮部队快速集结,在无人机的引导下,对印军发起精准打击,仅用 15 分钟就击退了印军,还摧毁了两辆印军装甲车。 整个过程中,巴军的陆、空、无人机部队协同流畅,信息传递没有延迟,这种作战效率在几年前是很难想象的。 巴基斯坦军力的蜕变,不仅提升了其在南亚的安全地位,也让它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之前巴基斯坦在中美之间常常处于 “棋子” 的位置,比如在反恐战争中配合美国行动,同时又依赖中国的经济支持。 但现在,巴基斯坦凭借自身的军事实力和国防工业基础,在处理与印度的边境问题时,不再需要完全依赖外部力量,反而能自主制定应对策略。 比如在这次印军突袭后,巴基斯坦没有急于寻求大国调解,而是通过自身的军事回应和外交沟通,就迫使印度回到谈判桌前,这种 “主动主导” 的姿态,正是其从 “棋子” 变 “主角” 的最好证明。 当然,巴基斯坦军力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国防预算对经济的压力、高端军工技术的进一步突破等。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断援后的这几年,巴基斯坦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国防发展道路,不仅保障了国家安全,还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未来,随着巴基斯坦国防工业的持续发展和军事合作的不断拓展,这个南亚国家在地区事务中的 “主角” 地位还会进一步巩固,为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巴基斯坦成为中东“核保护伞”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通过突破美国武器限制,借助中国的支持,提升了自身军事能力,并在实战中验证了这些装备的效能。最终,巴基斯坦抓住了中东安全格局中的机遇,成功走上了更高的地缘舞台。 信源:环球时报
一定要给巴基斯坦广告费,这次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发生冲突,是不是把枭龙战斗机和体系化
【8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