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预测外蒙古可能回归中国,甚至连远东一并归还。俄国人之所以有如此的预测,根本原因是外蒙以及远东和中国早就拆不开了,无论是数百年的历史根脉,还是如今绑在一起的经济,都往“归在一起”的方向走。 早年间外蒙古就是中国版图里的一块,清朝时朝廷专门设了理藩院管着这片草原,就像家里管着远方的亲戚。那时候牧民们赶着牛羊往内地跑,用皮毛换茶叶、丝绸,张家口的商号顺着草原商道一直开到乌兰巴托,连寺庙里和尚们念的经卷,都是从北京印好了运过去的。大家压根没觉得有啥隔阂,草原上的帐篷和内地的店铺,靠着这些买卖连成片。 远东那边更不用说,海参崴现在是俄罗斯的城市,可早年间就是中国渔民歇脚的港湾,渔民们在这里补网、晒鱼干,互相帮衬着过日子。后来闯关东的人带着锄头和种子,一路往北走到乌苏里江两岸,开出了万亩良田。 当地的伐木、采金手艺,也都是山东、河北来的匠人手把手传下去的。那时候哪有什么严格的边界,一条江、一片林子都是邻里,你给我送点粮食,我帮你修修工具,这样的日子过了几百年,根早就扎进地里了。 后来局势变了,外蒙古成了独立国家,远东也归了俄罗斯,但骨子里的联系哪儿那么容易断。就说外蒙古,现在日子过得好坏几乎全看中国的脸色。2024 年一年,外蒙跟全世界做买卖的钱里,快七成都是跟中国赚的,卖出去的东西更夸张,十成里有九成一都卖到了中国,大多是煤炭、铜矿石这些资源。 草原上的牛羊肉要靠中国的冷链车运到内地市场,老百姓用的手机、家电,甚至盖房子的钢筋水泥,全是从内蒙古拉过去的。前两年中国帮他们修了跨境铁路,又架了输电线路,现在外蒙古一半的电力都来自中国北方电网,要是没这些,他们的工厂都开不起来。 远东那边更明显,俄罗斯自己顾不过来这片广袤的土地,只能拉上中国一起干。这几年中资在远东投了快 90 亿美元,光是哈巴罗夫斯克那个液化石油气转运综合体,就砸了二十多亿人民币。 黑龙江省的 19 个边境口岸天天车水马龙,2023 年远东和东北的贸易额都冲到 270 亿美元了,比十年前翻了一倍还多。俄罗斯的大豆、木材顺着铁路运进来,中国的汽车、农机一路开过去,连当地的农场都雇了中国农民教他们种水稻,毕竟咱这农耕技术可是老本行。 最有意思的是人员往来,这才是最拆不开的联系。外蒙古的年轻人扎堆往呼和浩特、北京跑,要么上学要么做生意,街头巷尾的饭馆都能吃到地道的蒙古包子,老板一口流利的汉语。 远东的城市里,中国餐馆、手机店随处可见,海参崴的市场上,东北话比俄语还管用,卖货的大妈都知道 “这玩意儿中国客人爱买”。还有那些能源项目,规划中的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天然气管道要经蒙古往中国输气,年输气量能到 500 亿立方米,2030 年后建成了,三地的联系只会更紧。 俄罗斯人心里门儿清,这些年他们也看明白了大势。远东要发展,缺不了中国的钱和市场;外蒙古更是离了中国寸步难行,别说发展经济,就连老百姓的日常用品都没着落。以前还能靠政治手段强拉着,现在经济规律说了算,中国的影响力就像江水漫过堤岸,挡都挡不住。他们说 “回归”“归还”,其实不是说真的要改变边界,而是看明白了这两片土地和中国在经济上早就是 “一根绳上的蚂蚱”,历史的老底子又在那儿摆着,日子越往后,这种捆绑只会越紧。 就像外蒙古的草原商道重新热闹起来,远东的铁路上全是中俄联运的集装箱,这些活生生的场景,可比任何说辞都有说服力。 当然,现在谈改变归属还为时尚早,但俄国人的预测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当一种联系深到衣食住行都分不开,历史的记忆又总在提醒彼此的渊源,那发展方向自然就清晰了。这种拆不开的缘分,可不是一两代人能断得了的,往后只会越来越紧密。
俄国人预测外蒙古可能回归中国,甚至连远东一并归还。俄国人之所以有如此的预测,根本
史之春
2025-10-17 15:42: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