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发文表示,如果大陆想要武统台湾,那么台湾可能见不到解放

史之春 2025-10-17 15:42:03

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发文表示,如果大陆想要武统台湾,那么台湾可能见不到解放军的影子,就已经被大陆的火箭军给打的稀巴烂了。   何溢诚作为台湾青年代表,选择用这种直白的表述,其实是想提醒台湾社会正视几个残酷现实。现代战争形态早已改变,传统的地面部队登陆作战可能不再是首选方式。大陆火箭军装备的东风系列导弹,从射程600公里的东风-16到号称"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再到能覆盖关岛的东风-26,构成了完整的打击体系。   这些导弹不仅射程覆盖全岛,而且具备高超音速和精确制导能力,台湾现有的防空系统很难有效拦截。更关键的是,火箭军可以实现"先发制人"的打击,在解放军地面部队抵达前,就能摧毁指挥中心、雷达站、机场等关键目标,让台湾失去有组织的抵抗能力。   从数据对比看,两岸军力差距确实悬殊。大陆军费是台湾的十多倍,拥有200架歼-20隐形战机、3艘航母和770艘舰艇,而台军主力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M60A3坦克和服役近80年的老旧潜艇。   台湾虽然近年来斥巨资向美国采购武器,但买到的装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数量有限,根本无法形成有效威慑。比如台军最先进的F-16V战机,在歼-20面前几乎没有胜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面对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的变轨能力也束手无策。这种装备代差,让何溢诚所说的"见不到解放军影子就被打击"成为可能。   何溢诚的言论更深层的意图,是批评台湾当局将大量资源投入军购,却忽视青年面临的民生困境。台湾15至29岁青年失业率是整体失业率的2.28倍,房价高企、薪资停滞,让年轻人陷入"躺平"状态。而当局每年却花费千亿新台币购买武器,这些军购账单最终都要由普通民众承担。   更讽刺的是,95%的役龄青年认为台军无力抵抗大陆进攻,超半数人不相信美军会协防台湾。在这种背景下,何溢诚的发言其实是在质问:用年轻人的未来换取虚幻的安全感,真的值得吗?   从战略角度看,大陆目前仍坚持和平统一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底线明确。火箭军的强大存在,本身就是对"台独"势力的有效震慑。何溢诚的言论,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提醒台湾社会:不要误判大陆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和能力。   现代战争讲究"体系对抗",大陆已经建成全域联合作战体系,而台军指挥系统仍受政治干预,战时效率低下。这种体系差距,比个别装备的差距更为致命。   台湾的经济命脉同样脆弱。半导体产业占GDP的18%,但80%的出口依赖大陆市场;能源储备仅够11至14天,煤炭库存只能维持42天。一旦局势生变,台湾的民生与军事系统将迅速崩溃。何溢诚用"稀巴烂"这个词,或许就是在描述这种可能的崩溃状态——不是被解放军占领,而是在火箭军打击下失去基本运转能力。   当然,何溢诚的言论也引发争议。有人认为他"唱衰台湾",但更多人认为他"戳破皇帝的新衣"。毕竟,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台湾青年面临的困境,不是靠几句口号或几件新武器就能解决的。何溢诚作为青年代表,选择说出这个很多人不愿面对的真相,需要勇气。他的言论虽然刺耳,但或许能促使更多人思考:两岸关系的未来,究竟应该走向何方?

0 阅读:2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