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中国达成协议,承诺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永磁体仅用于印度国内生产,不会转口至美国。 印度这回算是实打实跟中国绑了回稀土供应链,刚达成的协议里明明白白承诺,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永磁体只敢用在自家生产上,绝对不转手卖到美国去。这可不是小事,背后全是印度新兴产业卡脖子的急事儿,还有全球稀土格局里绕不开的中国话语权。 印度现在对稀土永磁体的需求简直是刚需里的刚需。电动汽车和风力发电这两大块正卯着劲扩张,而这俩行业离了稀土永磁体根本玩不转 —— 电动车的驱动电机、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都得靠镝、铽这些关键元素造的磁铁来带动。 有数据摆在那儿,2024 到 2025 财年,光从中国就得进口约 870 吨,算下来价值超过 30 亿卢比,这还只是眼下的量,往后需求只会涨不会跌。 可问题是印度自己顶不起来。本土虽然有稀土矿,但连规模化开采都没做到,更别说提炼加工那套复杂技术了。之前印度工商部长还跑去美国签关键矿产合作备忘录,想拉着美国搞供应链多元化,可真到要货的时候才发现,美国自己都指望中国精炼稀土呢。 美国唯一的稀土公司连重稀土都分离不了,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就算建了新厂,2026 年前还得把原料送中国加工。有印度电动汽车企业的高管说得特实在:这种依赖是绝对的,短期内没任何国家能替代中国的供应链。 这时候中国这边的要求就成了关键。毕竟全球近 90% 的重稀土永磁体都是中国产的,精炼加工环节更是几乎被垄断,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优势。 之前中国扩大了稀土出口管控,明确说了要防止材料流入军事等敏感领域,还要求进口国遵循类似瓦森纳安排的出口控制标准,简单说就是得保证货用在正地方,不能乱转卖。 9 月上合峰会后中国先恢复了轻稀土出口,但重稀土一直卡着,就等印度给个准话。所以印度这次松口其实是没得选。虽然印度政府没公开表态,但消息人士说了,双方一直在低调磋商,就怕碰国际贸易的敏感红线。 有意思的是美国那边的反应。之前美国财政部长还嘴硬说中国稀土管控是 “对抗世界”,结果被中国外交部怼了回去,说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防扩散措施。其实美国心里门儿清,自己的稀土产业链都没补全,根本没法给印度兜底。 之前拉越南搞稀土合作也只停在口头,现在对印度的承诺恐怕也没多少实际支撑,毕竟美国向来只把这些国家当资源来源地,真要分利益的时候早就躲远了。 这么看下来,印度这步棋走得挺务实,表面上是给中国递了承诺,实际上是给自己的产业买了 “续命符”。要是真跟美国硬扛着拒绝中国的要求,先垮的肯定是自家的电动汽车和风电项目。 至于美国会不会闹情绪,印度估计也想好了 —— 反正供应链卡在中国手里,美国再不满也没法凭空变出稀土永磁体,不如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再说。这可不是什么虚张声势,是实打实的现实考量,毕竟产业发展的机会错过了就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