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首席财务官表示,他们已经为中国对稀土元素和开采和精炼技术的出口管制制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这话可不是随口说的场面话,得先弄明白中国这次的管制到底卡在哪儿,才能懂ASML的“准备”藏着多少门道。 就在2025年10月,咱们商务部刚出了新规,不光稀土原矿、成品要管制,连开采、提炼的技术,甚至帮国外建生产线、修设备的技术都不让随便出口了。更严的是,只要产品里中国稀土成分超过0.1%,再出口就得办许可,等于把全球好多高科技产品都圈进了监管范围。 ASML为啥这么紧张?因为他们的光刻机就是“稀土大户”。咱们常说的EUV光刻机,是造高端芯片的关键设备,里面好多零件离了稀土根本玩不转。比如控制晶圆移动的磁悬浮工作台,得用掺了镝的钕铁硼磁体,才能做到纳米级的精准定位,差一点芯片就废了;还有德国蔡司造的镜头,得加镧元素的玻璃才能消除光学畸变,保证成像清晰。单台EUV设备里的稀土磁体就得用10多公斤,缺了这些材料,机器就是一堆废铁。 而且全球稀土产业链里,中国的地位太关键了。现在全世界90%以上的稀土分离提纯活儿都是中国干的,就算别的国家能挖出稀土矿,也炼不出光刻机需要的99.999%高纯度材料。以前ASML找了好几年替代供应商,最后发现绕来绕去还是得靠中国的精炼技术,这就是为啥管制一出,整个行业都绷着神经。 那ASML的“准备”到底是啥呢?最实在的就是提前囤货。他们知道地缘政治风险大,早把关键稀土材料的库存从4周提到了8周,足够撑到今年年底的生产需求,这就是首席财务官说“未来几个月不愁”的底气。毕竟光刻机生产周期本来就长,要18到24个月才能交货,平时就习惯备着大量原材料,这回正好派上用场。 光囤货不够,他们还在给供应链“查户口”。ASML有2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现在正挨个排查每个零件里的稀土来源,特别是永磁体、驱动电机这些关键部件,得说清稀土是哪儿来的、有没有经过中国加工,避免踩管制的红线。 同时他们还在找“备胎”,比如和美国的矿企签了精炼合作协议,想从澳大利亚、缅甸买矿,甚至联合德国企业研发不用稀土的磁控技术,说要18个月搞出原型机。 更聪明的是,他们还联合台积电、三星这些大客户向欧盟施压,想把光刻机设备塞进稀土管制的“快捷通道”,争取审批能快一点。毕竟要是审批拖超过3个月,ASML的EUV月产能可能从55台跌到45台,一年得亏30多亿欧元,这损失谁也扛不住。现在欧洲企业的获批率大概25%,他们觉得只要合规,总能拿到许可,这也是“准备”里的心理底气。 不过这话里也藏着隐忧。首席财务官只敢说“短期没问题”,没提库存用完之后咋办。因为就算从国外买矿,最后还得运到中国冶炼,照样绕不开审批;研发替代技术更难,比如用钐钴代替钕铁硼,磁体重量得增40%,光刻机的机械结构全得改,测试周期至少加6个月,性能还不一定达标。中国现在握着93%的稀土磁体制造产能,这可不是三五年能复制的。 其实ASML的“准备”,本质上是早有预判的缓兵之计。之前咱们被卡芯片技术脖子,这次用稀土反制,他们早就料到了,所以提前布局了库存和供应链调整。但这也说明,哪怕是全球顶尖的科技企业,也离不开中国的资源和产业链。首席财务官的话,既是给市场吃定心丸,也是承认了一个事实:在稀土这事儿上,中国的话语权越来越硬,谁也没法真正“绕过”。 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都在重新找平衡,ASML的准备能不能撑住,终究要看供应链能不能跟上,更要看中国的管制政策怎么落地。但有一点很清楚,以前靠技术霸权说了算的时代慢慢变了,小小的稀土元素,正在让全球产业的天平悄悄倾斜。
ASML首席财务官表示,他们已经为中国对稀土元素和开采和精炼技术的出口管制制度做
史之春
2025-10-17 16:42:05
0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