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生 美国总统突然宣布了 10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了行政令,从11月1

好学百灵鸟 2025-10-18 12:14:02

刚刚发生 美国总统突然宣布了 10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了行政令,从11月1日起对进口的中型、重型卡车及零件收25%的新关税,还说要对进口客车收10%的关税。 可这一次,连“保护”的名义都显得苍白无力。 **保护谁?伤害谁?** 被重点“关照”的进口卡车,主要来自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美国最紧密的贸易伙伴。更讽刺的是,这些在墨西哥组装的卡车,60%以上的零部件其实产自美国中西部的工厂。换句话说,美国消费者花更多钱买一辆“墨西哥组装”的车,本质是为“美国制造”多付了25%的税。 “这不是保护制造业,是给美国运输业放血。”一位货运公司老板在社交媒体上怒斥。数据显示,一辆原本售价17万美元的重卡,加税后终端成本将突破22万美元。对背负贷款的中小运输公司和个体司机而言,这几乎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产业链反噬:自己打自己脸** 北美早已形成深度绑定的汽车产业链。《美墨加协定》(USMCA)原本旨在降低区域贸易壁垒,如今却被一纸行政令撕开裂口。美国卡车运输协会警告:关税将导致物流成本飙升20%,中小运输企业破产率或翻三倍,直接影响超15万从业者。 更糟的是,美国本土产能根本接不住这波“回流”。目前,美国卡车年产能仅能满足不到一半的市场需求。想新建工厂?至少3-5年,投入上百亿美元。远水解不了近渴。 **网友怒了:“爱国税”谁来买单?** 社交媒体上,“TruckTaxNightmare”(卡车税噩梦)话题迅速发酵。一位叫Jake的卡车司机写道:“我每月还贷3800美元,现在要多付900?政府说这是为了我好?笑死人了。”另一位网友调侃:“下次是不是该对从加拿大进口的冰球也收‘国家安全税’?” 经济学家也纷纷发声。有分析指出,这种“内循环式加税”本质是转嫁成本——货运公司扛不住,就只能涨价;涨价的后果,最终由超市、电商和普通消费者承担。通胀压力或再度抬头。 盟友反目,长远代价更大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信任。墨西哥已紧急约见美国贸易代表,寻求豁免。有迹象表明,部分美资车企正考虑将部分生产转向东南亚,以规避风险。而这,恰恰与“制造业回流”的初衷背道而驰。 一位资深贸易观察员评论:“用关税逼企业回家,就像用鞭子赶牛进棚。牛是进去了,可它已经不想干活了。” 当“国家安全”成为加税的万能借口,当“保护”变成“自残”,这场政策实验的代价,正由最普通的美国人默默承担。卡车司机、小老板、快递员……他们不是数据,而是美国经济真正的毛细血管。 这一次,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打中的,或许是美国自己最脆弱的命门。

0 阅读:154

猜你喜欢

好学百灵鸟

好学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