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毛主席身上,让人不可思议的五大传奇事件:   第一:毛主席其实是“老三”,

另子维好故事 2025-10-18 22:26:14

发生在毛主席身上,让人不可思议的五大传奇事件:   第一:毛主席其实是“老三”,他出生前,母亲文七妹还有两个男孩,但都夭折了。为了让这个“老三”健健康康活下去,外婆给孩子拜上山的一个石头观音像为“干娘”,希望孩子像石头一样坚强,所以毛主席有了乳名“石三伢子”。 1959年毛主席回到故乡韶山,请乡亲们吃饭,期间毛主席就开玩笑说:“怎么还缺一个人没有来?”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毛主席说的谁。谁曾想,毛主席笑着说:“就是我那个石干娘啊。”大家一听,都会意地笑起来了。   第二,毛主席没有上过军校,也没出国留过学,但是却会打仗 毛主席的军事才能堪称卓越非凡。他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来提升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开创出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随后的战斗中,他善于思考和总结,例如在工农革命军占领茶陵城后又遭敌人反扑,损失惨重,毛泽东深刻总结这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意识到以弱小兵力打守城消耗战的不明智。 1928年,他和朱德利用游击战术成功打破敌人的“进剿”,并概括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正是凭借着这种从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的精神,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第三,毛主席一生喜欢游泳,但是没有游过黄河 毛主席对游泳的酷爱众所周知,他不仅在夏日游泳,甚至“直至隆冬,游在江中”。他游过湘江、珠江、邕江、赣江、钱塘江、北戴河等众多江河湖海,还多次畅游长江,1966年7月,73岁高龄的他第四次横渡长江,历时75分钟,令人叹服。然而,他却始终没能游过黄河。1948年春,毛泽东乘小船过黄河时,正值黄河的凌汛期,冰块夹着浪花在小船周围撞击着,他突然提出要下水游过去,在警卫人员的极力劝阻下,毛泽东只好长叹一声:“唉,遗憾!”。 1959年5月,毛泽东在济南视察工作,看到辽阔的黄河,他充满豪情地说:“我明年夏天一定到济南横渡黄河”,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愿望一直没能实现。他曾感慨地说:“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啊!” 第四,毛主席一生没有进过故宫,有人说是老和尚给算过一卦,其实都是子虚乌有。 事实上,毛主席并非完全没有踏入过故宫相关区域。1954年4月,毛泽东曾在四日内三登故宫城墙。他从神武门登上城楼,沿城墙或向东或向西行走,经过东华门、东南角楼、西北角楼等,三次路线相加,正好在故宫城墙上绕行一周。但他始终没有进入故宫内部。这可能并非是因为一些迷信说法,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毛主席对紫禁城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早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时的老师易培基,1929年曾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他也一直非常重视对文化古迹的保护,1949年1月16日,他起草中共中央军委关于保护北平文化古迹的电报,其中就提到要避免破坏故宫。他没有进入故宫内部,或许是他觉得故宫作为封建王朝的象征,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他更希望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对待这座古老的建筑,而不是以普通参观者的身份进入。 第五,火葬倡议签字了,可是遗体留存 毛主席带头在火葬倡议书上签了字,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和对新的丧葬观念的支持。然而在他逝世后,华国锋提出将毛主席遗体永久保存,并决定建设毛主席纪念堂,以供全国人民和子孙后代瞻仰遗容,这一提议也充分顺应了广大民众的心愿。 毛主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深受全国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将他的遗体留存,让人们能够有一个地方去缅怀他、瞻仰他,这是一种表达对毛主席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的方式,也成为了凝聚全国人民精神力量的一种象征,让后世子孙能够永远铭记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和伟大精神。

0 阅读:170

猜你喜欢

另子维好故事

另子维好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