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人带娃真的不是应该的。 “妈,你能不能别总惯着孩子,他这么小就挑食,以后可怎么办!”小区花园里一位年轻妈妈正对着身边的老人发火,孩子坐在婴儿车里,手里攥着不肯吃的蔬菜哇哇大哭。 老人一边哄着孩子,一边无奈地解释:“孩子小,不想吃就别逼他了,等大点自然就懂了。”这样的场景,在很多有老人帮忙带娃的家庭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得像上了发条,年轻人为了工作、为了梦想,每天早出晚归,甚至加班到深夜。孩子出生后,谁来带? 请保姆吧,费用高不说,还不放心;自己带吧,时间根本不够用。于是,很多家庭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了家里的老人。老人心疼子女,也疼爱孙辈,二话不说就接过了带娃的重任。 他们原本可以安享晚年,跳跳广场舞、旅旅游,现在却每天围着孩子转,从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 可带娃这事,真不是那么简单。老人和年轻人的观念差异大得很。年轻人讲究科学育儿,什么时候该加辅食,什么时候该学走路,都有一套理论;老人呢,更多是靠经验,觉得孩子吃饱穿暖就行。 就拿吃饭来说,年轻人希望孩子自己动手,培养独立性;老人却怕孩子弄脏衣服,总是追着喂。这些小事,积少成多,就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我有个朋友,孩子出生后,婆婆从老家赶来帮忙。一开始,大家都挺感激的,可没过多久,矛盾就出来了。朋友觉得孩子应该多接触外面的世界,经常带孩子去公园、图书馆;婆婆却觉得外面人多车多,不安全,宁愿让孩子在家看电视。 为此,两人没少吵架。朋友委屈地说:“我不是不感激我妈,只是她的方式我真的接受不了。”婆婆也伤心:“我辛辛苦苦帮他们,到头来还落埋怨。” 其实老人带娃真的不是应该的。他们没有义务为子女的下一代牺牲自己的晚年生活。他们帮忙,是出于爱,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可这份爱,有时候却成了沉重的负担。 年轻人觉得老人带娃是理所当然,却忽略了他们的感受。他们也会累,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我特别能理解那些因为带娃和老人产生矛盾的年轻人。谁不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谁不想家庭和睦?可有时候,我们真的忽略了最该珍惜的东西——亲情。 老人带娃,是情分,不是本分。我们应该心怀感激,而不是挑三拣四。当观念不一致时,多沟通、多理解,比吵架更能解决问题。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都在为了生活奔波。可别忘了,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老人带娃,是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在爱我们、爱这个家。 他们的付出值得我们用心去回报。下次,当老人因为带娃的事和我们意见不合时,不妨先冷静下来,听听他们的想法。也许,他们的方式不够科学,但那份爱绝对是最纯粹的。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老人带娃,不是应该的,而是他们用爱在支撑这个家。让我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让这份亲情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温暖、愈发珍贵。 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读书时候怕老师!长大当了家长还怕老师!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