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安世半导体现在慌得一笔,因为他们发现“安世中国”有与荷兰安世切割的迹象。 这场慌乱根本不是突发状况,而是美西方用政治手段干预商业规则的必然结果。谁能想到,当初被中资花330亿真金白银收购的优质资产,如今会被荷兰方面用“行政命令+司法冻结”的套路强行夺权。 2019年闻泰科技完成收购时,安世半导体还是个需要中国市场输血的企业。短短几年间,东莞基地撑起了全球70%的封装测试产能,中国区营收占比飙到48%,这样的增长速度让荷兰总部尝到了甜头。 可贪婪总是会冲昏头脑。2023年底刚满三年收购锁定期,荷兰方面就开始谋划“独立”,找政府申请半导体企业认定,偷偷埋下分裂的种子。他们以为调整架构、设立特殊监事会,就能把中资踢出局,却忘了自己的产能和市场都攥在中国手里。 更可笑的是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2024年把闻泰科技纳入实体清单还不够,2025年又搞出“穿透性管制规则”,直接把安世半导体绑上战车。荷兰政府立马借坡下驴,冻结中资控制权,连开庭程序都省了,这哪里是商业纠纷,分明是明火执仗的掠夺。 荷兰总部或许以为断了中国员工的系统权限、停发工资就能拿捏局面。他们低估了安世中国的底气,更忘了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的格局——安世握着18%的MOSFET产能,宝马、大众的核心部件都依赖它,而这些芯片的关键生产环节就在东莞。 冻结17天,荷兰每天损失230万欧元,欧洲车企已经开始紧急喊停,警告生产线可能全线瘫痪。替代供应商?最短认证周期要6个月,成本还涨30%,这对讲究时效的汽车行业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 中国商务部的出口管制公告更是精准反击,禁止特定元器件出口,让荷兰本土那点低端产能彻底成了“无米之炊”。当初荷兰想借中资发展,如今又想过河拆桥,这种违背商业契约的行为,只会让更多企业对其敬而远之。 商业合作的根基是互利共赢,不是政治算计。荷兰安世的慌乱,本质上是霸权思维撞上了全球供应链的现实——你可以用行政手段冻结资产,却冻结不了中国市场的分量和产能的核心地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荷兰安世半导体现在慌得一笔,因为他们发现“安世中国”有与荷兰安世切割的迹象。
探史官
2025-10-20 21:29: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