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仗已经打完了!很多人以为,中美开战在即。错了!真相是,最接近战争的时刻,是2016年的南海。当时美国双航母压境,叫嚣“今夜开战”,结果在中国120艘战舰和东风-21D面前,连夜后撤几百海里。那一晚,美国就已彻底失去了动武的胆子! 2016年夏天的南海,空气里都透着火药味。距离7月12日那个所谓的南海仲裁案结果出炉只剩几天,美国的军事动作已经越发露骨。 “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两个核动力航母战斗群陆续开进南海,算上随行的巡洋舰、驱逐舰,足足7艘美军舰船在这片海域集结,摆出一副随时要动真格的架势。 这场闹剧的由头,是菲律宾单方面挑起的南海仲裁案。那个临时拼凑的仲裁庭压根没有管辖权,却偏要对中国的领土主权说三道四,本质就是想帮着菲律宾固化非法侵占岛礁的事实。 美国逮着这个机会煽风点火,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往南海派舰机,3艘驱逐舰还偷偷摸摸靠近中国岛礁14到20海里处巡航,玩起了危险的擦边球。太平洋舰队司令甚至放话要加强军事存在,明摆着是想借仲裁结果向中国施压。 中方的态度从一开始就硬得很。王毅外长直接跟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说这仲裁就是场闹剧,早该收场了。外交部发言人也反复警告美方,别在南海耀武扬威,赶紧停止派舰机抵近岛礁。 光说不练可不行,7月5日起,中国在南海拉开了军演的架势,这可不是普通的训练,海事局划出的演习区域足足有八九万平方公里,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在做最坏的打算。 美军的挑衅还在升级。这两艘航母来头不小,“里根”号是第七舰队的核心,“斯坦尼斯”号则是从第三舰队调过来支援的,带着清一色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水下说不定还有“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潜伏。有美国媒体甚至传出“今夜开战”的叫嚣,把地区紧张气氛推到了顶点。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决心。解放军三大舰队的主力全都动了起来,近百艘舰艇组成的庞大编队在南海列阵,四位上将亲自坐镇指挥。空军的歼-11B战机、轰-6轰炸机频频升空,预警机在空中织起预警网,连战略支援部队都加入了行动。 更关键的是火箭军,那些被称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已经悄然进入发射阵地,这种能精准打击移动舰船的武器,第一次在南海方向展露锋芒。 对峙的关键节点就在仲裁结果公布前后。美方原以为靠着双航母就能吓住人,却没料到中方直接亮出了底牌——通过侦察手段摸清了两艘美军航母的精确位置,而且有意无意地泄露了出去。这一下等于戳破了美军的伪装,他们的海上移动堡垒在东风导弹面前根本藏不住。 更让美军没底的是东风-21D的威慑力。这种导弹配备了带空气舵的双锥体弹头,能在飞行末端灵活调整轨迹,美军的反导系统很难拦截。 有消息说演习期间确实试射了导弹,落点精准命中预定海域,这无疑是给美军递了张“最后通牒”。他们心里清楚,真要是打起来,这两艘航母未必能全身而退,毕竟近百艘中方舰艇和空中力量已经形成了立体包围圈。 接下来的剧情就有些戏剧性了。原本高调集结的美军舰队,在仲裁结果公布后没几天就悄悄动了。“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相继撤出南海,一路退到了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距离原先的对峙地点足足远了几百海里。那些之前在岛礁附近游荡的驱逐舰,也跟着航母一起消失了踪影。 这场冷战后最大规模的海上军事对峙,就以这样一种“无声”的方式落幕了。美方嘴上没说软话,但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们终于明白,中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根本不会退让,所谓的“军事威慑”在东风导弹和百艘舰艇面前,早已没了往日的底气。 后来人们才慢慢看清,美国当时的虚张声势里藏着不少心虚。第三舰队派来支援的“斯坦尼斯”号本就不是长期部署,仓促集结的兵力看似凶猛,实则缺乏持久作战的准备。而中国的回应却是全方位的,从外交警告到军事演习,从水面舰艇到弹道导弹,每一步都精准打在美方的软肋上。 这事儿也给后来的中美博弈定了调。南海那片海域从此再没出现过双航母压境的紧张局面,美方即便搞“自由航行”,也不敢再像2016年那样逼近岛礁挑衅。那场对峙虽然没打起来,却实实在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维护主权的硬实力,也让美国彻底掂量清楚了动武的代价。
中美之间,仗已经打完了!很多人以为,中美开战在即。错了!真相是,最接近战争的时刻
宝林谈古论今
2025-10-22 14:50: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