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出手引发多国“冷淡”对台态度,台湾前景走向“黄昏”?在特朗普警告赖清德别惹

明明很懂行 2025-10-23 11:22:33

特朗普出手引发多国“冷淡”对台态度,台湾前景走向“黄昏”?在特朗普警告赖清德别惹麻烦之后,赖清德接连遭遇两重打击:一是美国智库建议华府加强约束赖清德,防止他破坏台海稳定;二是多国纷纷拒绝与台湾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严重冲击赖清德所说的经济韧性。   台湾这些年对美国的出口本来很有分量,尤其以半导体为主,现在美国一收紧政策,台企利润大幅缩水,不仅影响整体经济增速,就连本地就业都开始往美国转移。   赖清德喊着“经济韧性”,可这场贸易压力之下根本挡不住局势下滑,台积电这些大企业被逼着去美国建厂,技术和投资都在外流,台湾本地半导体产业链开始松散,相关岗位减少,岛内制造业景气也直线下跌,出口受限、新台币持续波动,岛内的工资和物价更加脱钩,很多中小企业也面临倒闭或生存压力。   赖清德和他的团队说要对外拉拢更多伙伴,却没几家肯签协议,一方面是美国明显摆出利益优先,另一方面是RCEP和CPTPP这些亚洲大区块根本就不对台湾敞开大门,光一个加拿大的自贸协定可以拖半年,日本、欧洲也都以各种理由推延,和国际体系对接不畅,台湾几乎外面的大门进不去,里面的小店还被薅羊毛,这种经济环境下的“韧性”很难落实。   现实是两岸关系紧张越来越影响全球对台湾的态度,这几年大陆与东盟的经济融合很成功,台湾企业却处处碰壁,RCEP已经让台湾出口的成本升高了,订单自然也流失到越南、马来西亚这些地方。   赖清德试图推进“新南向政策”,可是实际成效远远达不到当初设想,资本投入多,回报率低,许多企业去外头人生地不熟还要面对法律和劳工问题,投资风险越来越高。   政治氛围也让台湾经济越来越被动,美方智库警告华府,要对台湾领导人的动作加强约束,别让台湾挑衅别让局势升级,这无疑就是在敲打赖清德不能再乱来,美国逼台湾半导体去本土设厂、冻结军援、随时加码关税都是压力手段,赖清德高喊对话、团结,但他的实际行为还是以对抗为主,导致国际支持有限,两岸关系继续恶化。   岛内老百姓感受最深,半导体和传统制造业外流,工作机会减少,工资涨幅赶不上物价,企业一旦没了订单工厂就得停工,岛内的年轻人也因此感到前途难以明朗,有能力就选择出走,这种“经济韧性”终究撑不住现状。   特朗普的硬措施让台湾经济前路变得更窄,赖清德的抗中政策也没能带来多少实质改变,两岸关系不解冻,台湾想靠一己之力突围并不现实。

0 阅读:0
明明很懂行

明明很懂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