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哥哥段有光1959年出生,1979年对越反击战牺牲,年仅20岁,追记三等功。弟弟段有明1962年出生,1981年收复扣林山作战时牺牲,年仅19岁,追记一等功,现安葬于麻栗坡烈士陵园。向保家卫国的两兄弟,两位英雄致以深深的敬意,在他们牺牲的时候还那么年轻,只不过是大一点的孩子,就为国捐躯了,向英雄的父母致敬!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这对兄弟相隔两年相继奔赴战场,他们的母亲该是怎样度过那些不眠之夜。送走长子时还能强忍泪水,送次子上战场时需要怎样的勇气。这位母亲的心,被生生撕碎了两次。 哥哥牺牲时,兜里还装着弟弟刚寄来的家书。弟弟在信里写道要像哥哥一样英勇,谁料一语成谶。一年后,弟弟在扣林山冲锋时,怀里揣着哥哥的军功章。 麻栗坡烈士陵园里,兄弟俩的墓碑静静相依。母亲最后一次抚摸墓碑时,把两兄弟小时候最爱吃的花生糖,轻轻放在碑前。那包糖在雨中慢慢融化,像极了一位母亲破碎的心。 如今陵园的松柏已亭亭如盖,每年清明总有素不相识的人前来献花。孩子们听着段家兄弟的故事长大,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也曾与英雄并肩作战。 当年连队花名册上,段有光名字旁还留着斑驳的血迹。听说他负伤后仍坚持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弟弟段有明在遗书里写:若我牺牲,请把抚恤金留给母亲养老。 他们本该享受青春年华,却在炮火中永远定格。哥哥爱写诗,弟弟擅长吹口琴,这些未竟的才华都化作南疆的木棉,年年绽放如火。 我们习以为常的和平岁月,正是千千万万个段有光、段有明用生命换来的。他们走出家门时还是青涩少年,归来时已是山河永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