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欧盟制裁中方12家公司! 10月23日,中方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

七七爱天下 2025-10-23 22:43:56

快讯!快讯! 欧盟制裁中方12家公司! 10月23日,中方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称,欧盟以涉俄为由对中方12家公司进行制裁,中方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对此进行了回应。 欧盟这一轮制裁不仅针对中国,还波及了印度和泰国企业。根据欧盟官方文件,这些制裁包括对“两用物品和技术”以及“可能有助于俄罗斯国防和安全部门技术增强”的物品实施出口限制。 被列入名单的12家中国公司中,七家从事物流、贸易和供应链管理,三家公司专注于电子产品和组件供应,另外两家则涉及机床制造和精密制造领域。 仔细翻看欧盟的制裁清单,就像打开了一本多元贸易账簿。七家中国物流贸易企业首当其冲,它们本是全球供应链的毛细血管。 三家中企专注于电子元件供应,两家在机床制造领域精耕细作。 这些企业看似普通,却都站在了欧盟划定的那条模糊红线上。欧盟声称这些公司“帮助俄罗斯绕过西方在技术转让,尤其是军工生产方面的制裁”。 面对欧盟的制裁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10月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达了明确立场。他用“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八个字定调中方态度。 “我们多次强调,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更不是当事方,”郭嘉昆表示,“一直致力于劝和促谈,没有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 发言人的回应直指欧盟逻辑的矛盾之处——“包括欧美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在同俄罗斯开展贸易”,为何唯独中俄企业正常交往合作要受指责? 中方已经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并明确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这轮制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欧盟对俄系列制裁的一部分。欧盟刚刚达成共识的是第19轮对俄制裁。 回顾五月,欧盟通过了第17轮制裁,针对近二百艘与俄罗斯“影子船队”相关的油轮。 七月,第18轮制裁直指俄罗斯的“钱袋子”,包括降低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将更多银行剔除出SWIFT系统等措施。 欧盟对俄制裁已形成多领域、全方位的格局,从能源、金融到海运、基础设施,无所不包。 欧盟的制裁机器全速运转,但效果如何值得深思。第18轮制裁方案出台过程一波三折,曾遭到斯洛伐克六次否决以及匈牙利和马耳他的反对。 制裁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欧盟内部的分歧不断削弱着制裁的连贯性和威慑力。 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今年5月欧盟从俄进口石油交易额超过4.07亿欧元,创下三个月来新高。 斯洛伐克购买价值近2.06亿欧元的俄原油,匈牙利的进口额则增长22%,达到2.01亿欧元。 制裁无法成为改变乌克兰危机的关键变量,而更多是欧盟展示内部团结的工具,政治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经济效果。 欧盟的制裁大棒挥舞得越来越频繁,但第19轮制裁的象征意义已远大于实际效果。当贸易被政治化,正常商业往来成了地缘博弈的牺牲品,最终只会是多方皆输。 中国企业的韧性不是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正是在这种风雨历练中成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七七爱天下

七七爱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