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全面来袭,中国经济大转型已经正式开始。一夜之间,整个中国都在减产,光伏减产、水泥减产、钢铁减产、猪肉减产、汽车减产。 持续了30年的产能大扩张正式宣告结束,而反内卷则被拔高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翻天覆地的大变局呢?答案是,国内外的大环境都不允许我们继续卷下去了。 先说说咱们国内的情况,真真切切感受到 “卷不动” 了。过去几十年,咱们一门心思扩产能,不管是钢铁厂还是水泥厂,都想着多建几条生产线,多产出点产品,可慢慢就出问题了,好多产能都是低效的、浪费能源的,还污染环境。 就说钢铁和水泥这两个行业,国家发改委去年专门出台了政策,说这俩行业还有 15% 和 16% 的产能能效不达标,根本不符合现在的要求。 现在国家硬要求钢铁行业到 2025 年底,吨钢综合能耗得比 2023 年降 2% 以上,水泥熟料产能要控制在 18 亿吨左右,这两年光这几个行业就得减排 8400 万吨二氧化碳,这么大的减排任务,不减产根本完不成。 咱们想想,那些烧煤多、污染重的小钢厂、小水泥厂,再不停产就得被淘汰,这不是国家要卡脖子,是再不调整,环境就真扛不住了。 更揪心的是 “卷到赔钱” 的尴尬。光伏行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前几年大家都觉得光伏是朝阳产业,一窝蜂上项目,结果产能严重过剩。 就说大全能源,2022 年上半年还赚了 95 亿,可到了 2025 年上半年,直接亏损 11 亿多,没办法只能主动减产 60%,产量从 9 万多吨砍到 4 万多吨。这就是因为大家都拼着降价卖,多晶硅价格从 47 块一斤跌到 31 块,卖得越多赔得越多,这种内卷谁也受不了。 猪肉行业更让人揪心,25 家头部养猪企业比如牧原、温氏这些,9 月份开了会之后就集体减产,年底前要少出栏 100 万头以上。 为啥?因为猪太多了,10 月份猪肉价格比去年跌了三成多,养殖户养一头猪要亏 40 多块,再这么卷下去,好多养猪的得倾家荡产,所以减产是逼不得已的选择。 再看国外的大环境,更是给咱们敲了警钟。现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2025 年全球经济增速只有 3.2%,比之前还低,欧美那些发达经济体增速才 1.5%,他们没钱买东西了,咱们的产品出口自然就难了。 以前咱们的钢铁、汽车靠着低价卖出去不少,可现在人家开始搞贸易保护,就像光伏行业,咱们对美国和韩国的多晶硅收反倾销税,反过来欧美对咱们的光伏产品也加税,出口的路越来越窄。国内产能本来就多,国外又卖不动,不减产等着产品堆仓库里发霉吗? 汽车行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前几年新能源汽车扩产能太猛,现在不仅国内卖不动,出口也遇阻。今年前三季度,连电气机械这种包含光伏、锂电池的行业投资都降了 9.5%,更别说汽车了,好多车企的工厂开工率都上不去,只能悄悄减产。 这不是咱们的车不好,是全球市场就这么大,大家都在抢订单,以前那种靠多生产、拼低价的法子,现在人家不吃这一套了。 说到底,这三十年的产能扩张确实让咱们富起来了,但也留下了一堆问题:低效产能浪费资源,恶性竞争赚不到钱,环境也被折腾得够呛,现在国内外的环境都逼着咱们必须变。 你看国家一边压减低效产能,一边让钢铁、水泥这些行业搞节能改造,就是要让产业变 “精” 变 “好”,而不是变 “多”。 像钢铁行业搞余热发电,水泥行业提高能效,这些都是在为长远打算。反内卷不是不发展了,是不能再瞎发展了,这不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局,是咱们经济必须走的转型路,再不变,真的就跟不上时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