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首出席APEC会议并访韩,这是格局,也是破局 中国外交部宣布,国家元首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有人不解,咱们阅兵,我们盛邀韩总统李在明,但他却跑到华盛顿见特朗普。现在人家办 APEC 了,倒想起喊咱去了,这场子撑得确实有点憋屈。 先说说那茬让人膈应的时间线,8 月 24 号正好是中韩建交 33 周年,按说该是双方好好唠唠的日子,结果呢? 咱这边接待着李在明派来的特使团,手里攥着他那封亲笔信,听着 “高度重视对华关系” 的话,转头就看见他本人从日本直奔美国,25 号就在白宫跟特朗普坐一块儿了。 这双线操作玩得够溜,一边让 “中国通” 朴炳锡带着诚意满满的说辞稳住中方,一边自己跟美国搞起了长达 140 分钟的会谈,比原定时间多聊了 20 分钟还意犹未尽,连午餐都凑一块儿吃,这份热情可比对着特使团真切多了。 更有意思的是,会谈前李在明还特意去美国智库放话,说韩国 “已无法在行动和判断上违背美国的基本政策”,合着咱这边的盛邀,在他那儿还不如美国的脸色重要。 再看看他去美国都干了些啥,可不是简单碰个面走个过场。美韩早就盘算着军事上绑一块儿,4 月份就官宣联手搞下一代军用无人机,韩华航空航天直接砸了 3000 亿韩元进去,折合 2.035 亿美元,又是建研发中心又是搭供应链,目标直指全球军火市场。 要知道这无人机可不是闹着玩的,能从 “独岛” 号两栖登陆舰上直接起降,连英国航母都试过它的身手,摆明了是冲着强化美韩军事同盟来的。 这边对美国掏心掏肺砸钱搞合作,那边对咱的态度呢?特使团嘴里说着 “并行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可实际行动里,连高层面对面交流都得靠 “转交信函” 这种间接方式,对比之下实在显得敷衍。 有人说韩国是搞 “实用外交”,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可这平衡杆明显偏得厉害。韩国贸易协会的数据摆着呢,中国连续 20 多年都是它最大贸易伙伴,2024 年双边贸易额比建交时涨了 60 倍,它的芯片最大市场是中国,稀土等关键矿产也得靠中国供应,经贸这块 “压舱石” 明明攥在咱手里。 可李在明偏要在美国面前说 “安美经中” 的老路子走不通了,言下之意就是为了抱美国大腿,连经济利益都能往后放。 这种拿着中国的市场红利,却把安全筹码全押给美国的做法,难免让人觉得咱去庆州开会,更像是给他们撑场面的工具人。 回头看 APEC 这平台本身,早年倒是真有过凭实力说话的先例,1993 年江泽民主席去美国参加 APEC,那是美国主动递台阶,想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美方高官都直言 “会面比会议本身更重要”。 可这次不一样,东道主韩国先把姿态摆得明明白白,先跟美国敲定了同盟合作的调子,再回头邀请中方出席,这顺序里的门道不言而喻。 更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是,李在明政府上台俩多月,对华外交除了派个特使团走个过场外,没见着任何实质动作,反倒是跟美国的合作落地得又快又实,这种情况下咱去参会,怎么看都像是在配合他们演 “多边友好” 的戏码。 韩专家还帮着圆话说 “平衡不是 50:50”,言外之意是美国本来就占更重的分量,可再怎么偏也不能偏得这么明显吧?一边拿着中国给的经济好处,一边帮着美国搞军事布局,现在要办国际会议撑门面了,才想起咱这个 “重要伙伴”,这算盘打得也太响了。 说白了,要是真想好好发展关系,当初就不该把咱的盛邀晾在一边,先跑去跟美国黏糊;既然把宝都押给了华盛顿,那这 APEC 的场子,凭啥要咱凑这个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