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韩国某智库称:“既然中国可以拒绝进口美国大豆作为反击手段,韩国也可以不买

韫晓生 2025-10-25 15:55:18

[微风]韩国某智库称:“既然中国可以拒绝进口美国大豆作为反击手段,韩国也可以不买中国的大白菜”。   (信源:观威海——韩国可能再次爆发白菜危机)   这哪是 “反击建议”,分明是没睡醒的梦话。   先不说中国拒购美国大豆是 “有替代源的主动选择”,韩国对中国白菜的依赖度早就深到骨子里,真要断供,最先慌的怕是韩国主妇们的泡菜坛子。   有网友直接晒出超市价签:“一颗中等白菜 6000 韩元(约 33 元人民币),比一斤猪肉还贵,这时候说不买中国白菜?喝西北风腌泡菜吗?”   还有人翻出旧闻:“去年白菜荒的时候,政府偷偷从中国进口 1507 吨救急,现在倒开始说大话了。” 吐槽里全是对现实的无奈。   数据才是最狠的 “打脸证据”。韩国每年要吃 200 万吨白菜,本土产量根本不够,每年得进口 20 万到 25 万吨,其中 99% 都来自中国。   山东的仁兆镇更是韩国泡菜的 “隐形供应基地”,当地生产的泡菜占韩国市场的三分之一,连韩国餐馆老板都承认:“中国泡菜和本土的口感没区别,价格却便宜一半,不用根本赚不到钱”。   更讽刺的是,韩国智库嘴硬的时候,他们的政府正在忙着 “求中国卖菜”。   2025 年 6 月,韩国农食品部刚把中国白菜的进口关税从 27% 降到零,这已经是他们第五次从中国大规模进口白菜了。   之前 2022 年白菜减产,韩国超市里甚至出现 “一颗白菜换两罐奶粉” 的夸张场景,最后还是中国白菜救了急。   这里得科普个关键逻辑:贸易反击的前提是 “有替代选项”。中国拒购美国大豆,能马上从巴西、阿根廷补缺口,可韩国不买中国白菜,去哪找替代?   日本白菜产量自己都不够,朝鲜的出口渠道有限,从欧洲运过来光运费就比菜贵。这种 “单向依赖” 的情况下喊 “反击”,纯属自讨苦吃。   韩国的白菜危机早不是新鲜事了。2023 年高温让韩国夏季白菜产量骤降,价格一个月翻番,大型泡菜企业直接宣布 “暂停生产”,民众差点面临 “无泡菜过冬” 的窘境。   今年情况更糟,种植面积比历年平均值减少 23.9%,产量只有 23.6 万吨,连储备都不够用。这时候放话 “不买中国白菜”,简直是跟自己的餐桌过不去。   更矛盾的是韩国人的 “双标心态”。政府一边靠中国白菜平抑物价,一边又常年宣传 “中国食品不干净”,甚至拍电影抹黑中国泡菜口感差。   可调查显示,70% 的韩国餐馆都在偷偷用中国泡菜,消费者吃了好几年都没发现差别。这种 “嘴上嫌弃,身体诚实” 的操作,把虚荣心暴露得明明白白。   韩国的农业困境才是问题的根源。城市化让农地越来越少,年轻人宁愿送快递也不愿种地,加上连年高温虫害,白菜产量一年比一年低。   政府又搞高关税保护本土农业,导致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普通民众吃不起菜,营养不良的人数都翻了两倍。不去解决这些问题,反而拿中国白菜撒气,根本是本末倒置。   对比中国反制美国大豆的操作,更能看出差距。   中国是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有多个供应国可以选择,拒购美国大豆是 “主动出牌”;而韩国是中国白菜的 “单一依赖客户”,断供对中国影响微乎其微,自己却得面临 “泡菜荒”。   这种 “拿自己软肋当武器” 的建议,难怪被网友骂 “智商下线”。   最近韩国主妇们已经开始囤菜了。有网友晒出冰箱照片,里面塞满了从超市抢的白菜,配文说 “管他智库怎么说,先把今年的泡菜腌上再说”。   还有人算过账:“买中国白菜腌泡菜,一颗能省 20 块,一家人冬天能省上千块,谁跟钱过不去?” 现实的考量,早就打败了虚无的 “口号”。   看着韩国超市里贵得离谱的白菜价签,再听着智库的 “豪言壮语”,突然觉得很荒诞。贸易从来不是赌气,靠 “嘴硬” 解决不了粮食问题。   真要为民众着想,不如放下偏见,好好跟中国谈合作,而不是说些 “不买中国白菜” 的空话——毕竟,让老百姓吃得起泡菜,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韩国真能做到不买中国白菜吗?农产品贸易里,“依赖” 和 “反制” 该怎么平衡?评论区聊聊,也别忘了转发,让更多人看看这场 “白菜闹剧” 背后的真相!

0 阅读: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