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2012年,在山村执教22年的优秀教师,在亲吻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后离开家,一去不回,直到警察从他的遗物中,发现一张带血的账单,顿时肃然起敬! 李小棚的个人生活一直很困难,他的人生多次放弃了改善处境的机会,转而承担起家庭和他人的责任,他曾是村里第一个高中生,原本有不错的前途。 但在高考前10天,他的父亲因工伤瘫痪,为了照顾家庭他直接放弃了高考,承担起了养家的重担,从那以后,李小棚的生活就一直处于贫困之中。 他家住的是三间没有粉刷的土坯房,条件简陋,有一次,女儿想吃雪糕,他翻遍全身只找到一块钱,根本不够买。 1999年,他的妻子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治疗需要几万元医药费,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在工作上,李小棚也一直辗转不定,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但因为年龄超过了30岁,始终无法转为正式教师。 他先后亲手参与修建、翻新了6所小学,可每当一所学校建好、条件改善后,他就会被调到另一所更破旧的学校继续任教。 李小棚的做事原则很明确:自己的生活能省则省,把所有能利用的资源都用在乡村教育上,2006年,他因为拾金不昧,收到了社会各界四万多元的捐款。 这笔钱足够填补家里一大部分债务,但他认为这笔钱是社会的爱心,应该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而家里的债务要靠自己的双手偿还。 随后,李小棚用这笔捐款,在全镇13个村里建起了第一个免费幼儿园,四十多名留守儿童有了上学的地方。 为了维持幼儿园的运转,他利用假期到西安郊区的工地上打工,扛钢筋、搬水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饿了就吃干馒头,累了就睡在纸板上。 他用打工挣来的钱,给孩子们买了滑梯、蹦蹦床等游乐设施,他常说孩子不一定非要成为多么厉害的人才,但一定要学会做人,他还提到,自己受路遥《平凡的世界》影响很深,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2012年夏天,李小棚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而他人生中最后做的事,依然是为了孩子们,那张被血染红的清单,是他为幼儿园采购用品的单子。 为了买这些东西,他刚从煤矿打工回来,没顾上休息也没吃饭,在县城跑了一整天,出发前,生病的妻子紧紧拉住他,他亲吻了妻子后还是离开了家,这成了他们最后的告别。 他身边那捆崭新的课本,涵盖了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多个科目,这是他为孩子们准备的学习资料。 李小棚为孩子们和乡村教育付出了自己的一切,而他生前最后的愿望却十分简单,出事前,他在电话里沙哑地对家人说就想喝一碗热汤面。 曾经有人觉得李小棚“傻”,不理解他的做法,但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对乡村教育的信念,成为了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人,如今,当地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小棚幼儿助学基金”,把他的精神延续了下去。 信源:咱穷但精神很富有 追记乡村免费幼儿园创办者——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