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安世半导体通知日本汽车客户,可能无法再保证对它们的供应,日本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0-25 22:52:01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安世半导体通知日本汽车客户,可能无法再保证对它们的供应,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也发出警报说,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供应可能中断,导致日本汽车生产停顿,日产和本田正在为生产中断做准备。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场跨国闹剧,本来是荷兰政府插手自家企业,结果把全球汽车业搅得鸡飞狗跳。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本是荷兰老牌芯片厂商,专攻功率半导体,那玩意儿在汽车电子里头至关重要,比如电动车的逆变器、刹车系统啥的。2019年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后,生意越做越大,上半年营收里中国区就占了48%,南通工厂成了主力产地。可谁成想,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出手,以“防止关键技术外流”为名,援引《商品供应法》直接接管安世的所有权、知识产权和资产。这步棋,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冲着中美科技摩擦去的,美国早就在背后推波助澜,担心中国企业通过安世把技术转到国内。结果呢,中国商务部立马回应,说这措施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敦促荷兰别当棋子,得按市场规矩办事。安世中国区也发声明,强调所有在华生产和交付都合法合规,荷兰那边的指令在国内一律无效。这下子,双方一拍两散,中国直接停了芯片出口,荷兰接管的安世欧洲工厂库存告急,客户订单堆积如山。 闹到这份上,最先遭殃的自然是下游买家,尤其是汽车厂。安世这些年给全球车企供货,份额不小,日本那边依赖度更高。10月23日,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也就是JAMA,直接放出话来,说成员企业已经收到安世欧洲办公室的通知:由于总部变动,无法保证关键芯片的稳定交付。这话一出,行业炸锅了。JAMA成员里头,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这些巨头,全都牵扯进去。那些MOSFET晶体管、二极管啥的,是汽车电源管理和控制的核心部件,缺了它,生产线就得趴窝。日产和本田反应最快,早早就开始备战中断。日产采购部门评估库存,说一周内就能见底,本田则优先调整生产计划,把不依赖安世部件的车型往前排。JAMA的声明里头直指,这中断风险不光是短期,可能会波及整个日本汽车业,去年底那波芯片荒还没缓过劲来,这次又来添乱。想想看,日本车企本来就靠精细分工,供应链拉得老长,一环卡住,全链条抖三抖。日产的电动车项目,本来指望安世的新一代功率模块提效,现在得临时找替身,成本直线上升。本田的混合动力系统,也得重审供应商名单,避免全线停摆。JAMA这警报不是吓唬人,数据摆在那儿,安世占日本汽车芯片市场的比例不低,短缺一出,产量下滑10%起步,年底交付量铁定打折。 这火烧着烧着,就从日本窜到欧洲和美国了。德国大众集团是最先吃亏的那个,10月22日就宣布,沃尔夫斯堡主厂从周三起暂停高尔夫和途观车型的组装线。原因?安世芯片供不上,那些独家设计的部件没法速战速决替换,得重新认证,花几个月时间。大众的供应商圈子早乱套了,囤货的囤货,找备胎的找备胎,可成熟节点芯片市场本来就紧巴巴,安世一卡壳,全球价格就得跟着水涨船高。沃尔沃也中枪,说潜在供应问题会影响北欧生产线,通用汽车的CEO公开警告,这事儿要是拖长,北美组装厂也得减产。美国的车企更头疼,安世的部分产品在美国有独占地位,通用和福特这些,库存撑不过两周,就得启动应急预案。想想那些工程师,加班加点改电路板,参数对不对,得一遍遍测,认证周期长不说,成本还翻倍。这波中断,本质上是地缘政治风险直击供应链痛点,中美博弈外溢,荷兰夹在中间,自以为聪明,结果把自家企业推到风口浪尖。安世全球营收超20亿欧元,中国产能占大头,现在一刀切,荷兰经济部自己也尴尬,芯片出口本是支柱产业,这下子信誉扫地,谁还敢放心下单? 说到底,这事儿暴露了全球半导体链条的软肋。汽车业这些年电动化转型,芯片需求暴增,功率半导体更是瓶颈货。安世这种中资控股的跨国玩家,本来是桥头堡,促进技术流通,结果成了靶子。荷兰政府辩称是为国家安全,可事实是,美国早在6月就通过情报渠道警告,说安世中国老板在位,出口美国有风险。荷兰经济大臣Vincent Karremans事后承认,这行动受美方影响,但嘴硬说不是从属。10月18日,中荷经贸负责人视频连线,何立峰和荷兰那边聊了供应链稳定,双方都点头说要避开进一步断链,可落实起来磕磕绊绊。10月21日,Karremans又跟中国商务部通话,试图找台阶下,但没谈出结果。中国强调,荷方措施已实质剥夺闻泰的控制权,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荷兰寄望中美高层会晤缓和,可特朗普放风说10月30日可能碰头,11月1日关税大棒就砸下来,时间紧迫。安世中国区独立运转,南通工厂转向国内供货,用人民币结算,采购单子照批不误。可欧洲工厂呢?工人闲置,传送带空转,库存预警灯亮个不停。这局面,荷兰骑虎难下,接管了资产,却管不住产线,全球车企叫苦不迭。

0 阅读:48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