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六代机争相“抄作业”?萨博KFS学歼-36却露了“大屁股”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0-26 21:52:08

继法国之后,萨博也推出了六代机方案,同法国FCAS一样,学的都是歼36,都是无尾组合式三角翼,腹部进气,所不同的是,萨博这款的臀部似乎不太健康,有点肿大。 瑞典萨博公司最近动作不小,跟着法国脚步,正式抛出自家六代战斗机概念,这事儿在军迷圈子里搅起不小浪花。简单说,萨博的这个方案叫KFS,全称Framtida Stridsflygsystem,翻译过来就是未来作战飞行系统。2024年5月,瑞典国防物资管理局先给了萨博一份合同,让他们搞概念研究,金额2700万瑞典克朗,主要是评估怎么从Gripen E跳到下一代。转眼到2025年10月,又续约2.6亿克朗,直奔2027年。这笔钱不光是画画图,还包括AI集成、自主操作和无人选项,萨博得交出一堆可行性报告。瑞典空军这回是铁了心要自家玩儿,不想再掺和欧洲大联盟的那些破事儿。 说起法国那边,FCAS项目本来是法国、德国、西班牙三家联手,达索、空中客车和印多公司牵头,目标是2030年代服役的系统级作战平台。核心是下一代战斗机NGF,外加远程载具和云端作战中心。但这项目从2020年启动就磕磕绊绊,法国人总想占大头,德国人觉得不公平,2025年9月闹到差点散伙。法国国防部长甚至放话,要是谈不拢就单干,达索自己搞第六代机。结果呢,德国媒体报道,巴黎想拿80%的活儿,柏林直接怼回去,说这不平等。西班牙夹中间,也没吱声。FCAS的设计理念是无尾布局,结合三角翼和隐身涂层,进气道放腹部,减少雷达反射。这套路一看就跟中国歼-36有几分神似,歼-36是2025年4月曝光的原型,三发无尾飞翼,菱形双三角翼,背部进气道护住热源,整体像个大钻石,隐身性能拉满。法国人学这手,估计是想在欧洲战场上多点机动性,少点被美俄盯上的风险。 萨博的KFS跟FCAS走一条道上,明显受歼-36影响。萨博2024年底发布的概念图里,主战斗机是无尾混合翼身,组合式三角翼平滑过渡,腹部进气设计藏在机身下缘,气流直奔发动机,降低正面RCS。歼-36的菱形翼是双扫掠角,前缘锐利后缘缓和,萨博学得有七八分像,但加了点北欧风味,翼根更宽,利于低速操控。歼-36用三台涡扇,推重比高,萨博概念是单发,但双进气道布局,可能是为了平衡弹舱空间。瑞典人这几年风洞测试不少,2024年就用3D打印模型试了6-7米翼展的复合材料翼,配GE J85小推力机验证气动。结果显示,无尾三角翼在超音速下稳定,但需要电子飞控补齐偏航控制。跟歼-36比,萨博的方案更注重模块化,机身能换装AI模块,变身无人版,成本控制在Gripen的1.5倍内。 不过,萨博这设计有个小毛病,尾部看着有点儿胖。概念渲染里,后 fuselage 鼓鼓的,像塞了额外设备。原因八成出在发动机上,单发双通道进气,热管理复杂,排气口得扩散处理,避免红外暴露。这就导致尾锥膨胀,弹舱也得挤进去,整体比例走样。歼-36三发并排,尾部紧凑利落,FCAS概念也瘦条儿,萨博这儿就显局促。军迷吐槽说,这臀部肿大,隐身时雷达波散射可能多点,机动时阻力也上不去。萨博自己没细说,但从风洞数据看,他们在优化排气矢量推力,2025年续约里特意提了发动机集成,估计得花两年调教。 这波欧洲跟进中国设计,不是巧合。歼-36原型2025年4月在成都现身,视频里它低飞掠过公路,机身光滑无棱角,三角翼组合让升力分布均匀,腹部或背部进气(有争议,但主流说是背部)藏住扇面叶片。西方情报直呼,这玩意儿超巡能力强,载弹12吨,航程超3000公里,直逼美NGAD。中国从2019年就预研六代,成都和沈阳双管齐下,歼-36是重型舰载版,配激光武器和无人机群控。法国FCAS学它无尾三角,是为了在高威胁区渗透,萨博KFS也一样,瑞典地理窄小,得靠隐身和网战取胜。瑞典退出GCAP后(那是英意日联盟),不加入FCAS,纯靠萨博本土化,风险不小。预算才几十亿欧元,美NGAD砸了上千亿还缩水,萨博得精打细算。 从国际格局看,这事儿挺有意思。美空军NGAD卡在国会,2025年预算砍了20%,转推廉价无人机。俄苏-75苏-57升级版也慢半拍,印度AMCA概念图画了十年没影。中国歼-36一出,逼欧洲加速,萨博KFS就是回应。瑞典空军计划2035年换装60架,配10架忠诚僚机,强调反隐身雷达和电子战。萨博的强项是Gripen的软件架构,能无缝升级到六代,传感器融合AI决策,飞行员只需下命令。跟歼-36比,萨博更接地气,不追求三发蛮力,单发高效,维护成本低20%。但尾部那肿块,得解决,不然高空盘旋时油耗上窜。

0 阅读:102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