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界开始转向了!美战略界警告,因为台湾问题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国得不偿失!1

百日依山尽 2025-10-26 00:47:37

美国战略界开始转向了!美战略界警告,因为台湾问题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国得不偿失!10月18日,美国智库“国防重点”亚洲事务主任莱尔·高德斯坦撰文指出,华府不应背离“一个中国”政策,美国长期奉行的“战略模糊”仍是维持台海稳定的关键,但如今部分决策者显然高估了“保卫台湾”的可行性。   美国战略界的声音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一场关于台海问题的理性反思正在展开。越来越多声音警告,因台湾问题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国将得不偿失。 10 月 18 日,美国智库 “国防重点” 亚洲事务主任莱尔・高德斯坦撰文指出,华府不应背离 “一个中国” 政策,美国长期奉行的 “战略模糊” 仍是维持台海稳定的关键,如今部分决策者显然高估了 “保卫台湾” 的可行性。 高德斯坦的判断建立在对军事现实的细致分析之上。这位曾在美国海军作战学院任教 20 年的专家发现,美军介入台海面临难以逾越的地理与实力差距。台湾岛距离中国大陆海岸仅 90 英里,而美军主要基地关岛与之相距超过 1700 英里,夏威夷更是远在 5000 英里之外。 这种距离差意味着,解放军有能力在华盛顿动员足够兵力前造成既成事实。解放军的导弹、无人机和战机可在冲突初期摧毁本地区的美国及其盟军空军基地,美国地面部队难以及时抵达,而台湾岛易被封锁的地理特点,会迅速关闭外部兵力进入的窗口。 美军引以为傲的海军力量,在台海也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构建的 “反介入 / 区域拒止” 网络已趋成熟,美军水面舰艇难以突破密集防御。即便潜艇部队能直接投入战斗,其火力也不足以阻止局势发展。 高德斯坦测算,即便美军试图 “保卫台湾”,也可能遭遇毁灭性失败,代价可能是数万名士兵、数百架飞机、数十艘军舰的损失,两个核大国之间还存在核升级的风险。即便不爆发直接战争,持续的军事对抗也会挤占数千亿美元军备开支,拖累其他全球合作议程。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战略界开始正视两岸力量对比的变化。高德斯坦强调,海峡两岸的 “军事平衡” 已不复存在,常识性审视就能发现,当代中国不会放弃统一梦想。另一些专家则注意到,中国甚至无需动用武力,就能通过非战争手段达成战略目标。 台湾经济高度依赖进口,能源和高科技原料供应一旦被切断,电厂停工、工厂停产等连锁反应会迅速出现。有测算显示,封锁手段实施后,台湾电力可能被压低至两成,最多撑一两个月就会全面瘫痪,即便提前囤货,半年后经济也会元气大伤。 解放军的军事部署进一步压缩了外部干预空间。东风 17 高超音速导弹已在东南沿海布阵,10 马赫的速度搭配钱学森弹道,可在大气层边缘进行不规则机动,美军现役拦截弹对其拦截概率不足 5%。 歼 20 战机的隐身优势已得到验证,其雷达反射面积极小,曾成功穿越日韩雷达探测范围。这些装备与东风 26 等远程导弹配合,将美军有效作战半径压缩至第二岛链外,关岛等关键基地刚进入运作就会处于打击范围。 美国的盟友体系也难以提供有效支撑。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友在相关会议上明确表示,对 “代理战争” 兴趣不高,欧洲国家最多只能象征性派兵。高德斯坦直言,美军期待盟友协助的想法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更现实的是美国自身的财政压力,国债规模已突破高位,根本难以支撑一场大规模地区冲突的消耗,而冲突带来的供应链中断还会推高国内物价,加剧通胀压力。 在战略选择上,美国战略界的共识逐渐清晰。高德斯坦认为,“战略清晰性” 做法如同 “鲁莽驾驶”,可能将美国的命运交到台北手中,这种策略会让美国陷入与自身核心利益无关的冲突风险。 前美国情报官员保罗・希尔则指出,华盛顿必须重新审视 “一个中国” 政策,使其更具实质性与可信度,同时给北京一个不使用武力的理由。 高德斯坦还提出具体建议,包括停止美台高层互访、减少美国军舰过境台湾海峡、撤出在台湾秘密工作的美国军事人员等,通过这些举措重振 “一个中国” 政策。 这些声音的出现,源于对实力对比与利益得失的理性计算,也折射出台海问题的本质 —— 这是中国内政,外部势力插手的成本正变得越来越高。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0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