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樊川中学75级同学走出校门50年聚会圆满成功! 亲爱的同学们: 五十年了:当我们在长安区的樊家十字(长安国际)再次相聚,看着彼此鬓边的白发,眼角的皱纹,却依然能清晰地喊出少数同学的名字时,时光仿佛在这一刻温柔地折叠了。半个世纪的岁月,就这样在紧紧相握的手掌间,在激动难抑的目光里,悄然回流。 第一章:那年樊川,青春正好 还记得吗? 那时的我们,穿着朴素的衣裳,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奔跑在乡间泥路的道上。春天的梧桐絮飘进教室,夏夜的蝉鸣伴着我们晚自习,秋天的落叶被我们踩得沙沙响,冬日的晨读哈出团团白气。我们在同一间教室里解着复杂的代数题,在同一片操场上为班级荣誉呐喊,也曾在毕业分别时,在彼此的同学录上写下“友谊长存”的稚嫩笔迹。 那些纯粹的欢笑、朦胧的心事、为理想挥洒的汗水,共同编织了我们永不褪色的青春。樊川,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是所有美好故事开始的地方。 第二章:半生耕耘,荣归平常 走出校门,我们像蒲公英的种子,散落在天涯。有人走上讲台教书育人,有人在车间厂房钻研技术,有人身着戎装保家卫国,也有人在那片熟悉的黄土地上默默耕耘。三四十年,我们把最旺盛的精力、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各自的岗位和家庭。 我们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家庭的支柱。我们见证了国家的巨变,也亲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如今,我们都已从忙碌的工作中光荣“毕业”,卸下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迎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金秋”。 第三章:角色新篇,智慧传承 如今,我们大多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新身份——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如何扮演好这个新角色?这需要我们的人生智慧。我们要做慈爱的“守护神”,而不是包办一切的“总管”;做有趣的“老玩童”,而不是古板的“监督员”。我们可以给孙辈讲我们年轻时在樊川的故事,教他们认识田间的麦穗和天上的星辰,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用我们半生的阅历给予最温和的指引。 把焦虑还给他们的父母,把慈爱与智慧留给自己。我们的爱,是隔代亲的宠溺,更是“润物细无声”的陪伴与榜样。看着生命的延续茁壮成长,是我们此刻最踏实的幸福。 第四章:悠悠岁月,安康为要 同学们,如果说青春年华我们比拼的是学习和干劲,中年时光比拼的是责任和担当,那么现在,我们唯一要“攀比”的,就是谁的身体更健康,谁的心态更年轻。 定期体检,像关注天气一样关注自己的身体信号;坚持适度的锻炼,散步、太极、广场舞,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合理膳食,口味可以清淡,但生活不能寡淡。记住,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对子女最大的支持,对朋友最好的告慰,也是对自己一生辛苦最珍贵的犒赏。 第五章:心怀热爱,日日生辉 五十年的风雨让我们懂得,生活的真谛不在于索取了多少,而在于感受了多少。 以后的日子,愿我们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重拾年轻的爱好,拿起画笔,放声歌唱,背上行囊去看看向往已久的风景;常和老同学、老朋友聚聚,喝茶下棋,谈天说地;对世界保持好奇,学习一项新技能,让大脑永远年轻。 珍惜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用心感受阳光的温暖,聆听花开的声音。不纠结于过往,不畏惧于未来,开开心心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便是对生命最好的礼赞。 亲爱的同学们,一次隆重的聚会,是为了下一次更从容的相聚。让我们珍藏起这份跨越半个世纪的情谊,带着彼此的祝福,迈向更开阔、更自在的远方。 愿我们步履从容,笑容灿烂。待到下一个五年、十年,我们还要围坐在一起,笑着说起今天,说起我们在樊川的青春,说起我们共同拥有的、这绵长而美好的一生。 陈治安祝大家健康、平安、喜乐! 陈治安2025.10.27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