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丘说
他今年38岁,结婚十年,在互联网公司做中层,年入六十万,有房有车无贷款。在许多人眼中,这已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可他却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他突然不会宠老婆了。
结婚时,妻子刚大学毕业,陪他挤过合租房,吃过半年泡面。如今日子好了,妻子去年辞了职,专心在家带孩子,他却发现,两人之间话越来越少。他加班到十点回家,妻子不是在刷短视频,就是已经睡了。周末他补觉,妻子带孩子上兴趣班。同住一个屋檐,却像合租的室友。
她生日那天,他特意提早下班,买了蛋糕,挑好项链。她打开盒子笑了笑,说“谢谢”,眼里却没有光。那晚她突然说:“你知道我现在最想要什么吗?就想你陪我好好吃顿饭,不看手机、不接电话的那种。”他愣住,借口去阳台抽烟,心里堵得慌。
他拼命工作,不就是为了给她更好的生活?房子从70平换到140平,车从大众换到宝马,她想要的包和化妆品,他从未说过“不”。可她却说:“这些我都不缺,我缺的是你。”
许多人的婚姻,走到一定阶段,常会陷入这样的错觉:以为自己在“宠”,其实不过是在“赎”。
赎什么?
赎那些你陪不了的夜晚,赎那些你错过的生日和纪念日,赎你内心那点“我不够好”的愧疚感。项链、包包、宝马,都是赎罪券。
你买的不是她的快乐,是自己的心安。
但女人啊,尤其是陪男人吃过苦的女人,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她们要的不是你“赎罪”,而是你“在场”。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存在性陪伴”,不是你在她身边就行,而是“你是否真的在”。你人在饭桌,心在报表;你陪她看剧,手指在回微信。这叫“物理性占用”,不叫陪伴。
她说的“陪我吃顿饭”,翻译成中文是:“请你从你的世界里出来,走进我的世界一刻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