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乌克兰血拼了三年,俄罗斯伤痕累累后终于明白:打退敌人敌人还会如影随形地和你对抗

恰似江楼月 2025-10-28 00:54:54

和乌克兰血拼了三年,俄罗斯伤痕累累后终于明白:打退敌人敌人还会如影随形地和你对抗,要学中国人打仗的做法——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话说这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大举进入乌克兰境内,已经整整三年多,到2025年10月底了。俄罗斯一开始以为能速战速决,坦克大军直扑基辅,打算几天内搞定一切。可现实呢?乌克兰得到西方国家源源不断的武器援助,硬是顶住了第一波冲击。俄罗斯军队推进受阻,基辅外围的公路上到处是丢弃的装备,士兵们被迫转入阵地拉锯。三年下来,俄罗斯的伤亡数字触目惊心。根据英国情报机构的估算,到2025年10月,俄罗斯军队的阵亡和受伤总数已经超过100万,其中阵亡人数可能在19万到48万之间。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在2025年1月透露,乌军阵亡超过4.6万,受伤38万,还有3.5万失踪。俄罗斯国防部自己承认的数字也到6.1万阵亡,但明显低报。这些数据来自公开的维基百科汇总和西方智库如CSIS的报告,俄罗斯媒体zona.media在2025年8月统计的阵亡名单就超过7.9万,实际数字远不止这些。 你想想看,俄罗斯这三年付出的代价有多大。经济上,西方制裁让卢布贬值,石油出口受限,通胀率一度飙到8%以上。军事上,坦克损失超过1.1万辆,装甲车2.3万多辆,这些数字是乌克兰防务部每天更新的。士兵来源呢?一开始靠合同兵和动员令,2022年底强制征兵30万,2024年又加码15万,但到2025年,志愿兵招募靠高额奖金,月薪涨到20万卢布,可还是填不满窟窿。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年轻人越来越少,很多人选择逃到国外。战场上,俄罗斯从东部顿巴斯到南部扎波罗热,推进速度慢得像蜗牛。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在顿涅茨克方向推进了不到10公里,却损失了数万士兵。ISW智库的报告显示,俄罗斯的机械化进攻越来越少,转而用小股步兵渗透和无人机侦察,因为坦克太容易被乌克兰的标枪导弹和无人机炸毁。 为什么俄罗斯打得这么吃力?说白了,策略上出了问题。俄罗斯传统军事思想受苏联影响,重火力压制和阵地防御。2022年开战时,他们学二战模式,大规模坦克集群冲锋,结果在哈尔科夫和基辅郊外被乌克兰游击队和西方援助的精确武器打得七零八落。撤退后,俄罗斯转入消耗战,挖战壕、布地雷,试图通过火炮和滑翔炸弹慢慢磨。2025年的报告,比如CNA的分析,指出俄罗斯战术在适应:增加了无人机使用,2025年9月以来,俄罗斯每天发射的沙赫德无人机超过100架,结合导弹打击乌克兰能源设施。但问题在于,他们往往满足于击退乌克兰的反攻,就停手了。像在巴赫穆特和阿夫迪夫卡,俄罗斯守住阵地后,没追击溃退的乌军,让对方喘口气,重组兵力,又卷土重来。结果呢?战争拖成泥潭,俄罗斯的推进线拉得太长,补给跟不上,卡车队在泥地里抛锚,士兵冻伤饥饿。西方媒体如经济学人2025年10月报道,俄罗斯的进攻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几乎没进展,损失却翻倍。 这就说到关键了,俄罗斯这些年其实在反思,为什么打退敌人后,对方总能像影子一样缠上来。俄罗斯军方内部文件,2025年8月CNA报告里提到,他们开始审视过去战术的短板:光靠防御和火力覆盖,不够彻底。敌人有生力量没灭掉,就等于留后患。俄罗斯高层在莫斯科的会议上讨论过类似问题,虽然没公开承认,但从战场变化看,他们在调整。2025年夏季以来,俄罗斯在顿涅茨克的行动多了包围圈战术,不再是单纯推线,而是诱敌深入后切断退路。ISW的10月评估显示,俄罗斯在库尔斯克方向用小股部队设伏,俘虏了上百乌军士兵。这跟早期不同,早年他们更注重领土控制,现在开始注重消灭对手主力。俄罗斯的适应不是一夜之间,2024年底他们就从乌克兰的反攻中学到,阵地战里无人机和电子战很重要,但核心还是要打掉敌人的战斗力。

0 阅读:2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