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统一最大的敌人是谁?很多人以为是赖清德,其实错了!真正的阻碍,正是那些被误以为在“拉拢”的“统派”!他们才是最危险的“战略麻醉剂”!大陆必须保持清醒! 看看赖清德,张扬的台独立场和极端的言辞,让所有人都能明确看出他是哪一方的敌人,对两岸关系的挑衅,无论是在台内还是大陆,几乎没人会忽视他带来的直接冲击,每一次他出言不逊,反而让两岸民众的警觉性和反感不断升高,对于这样的敌人,我们早已心知肚明,面对他们时,警惕性和应对策略自然而然会有一定的成熟。 但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当我们把目光转向那些看似“和气”的“统派”时,情况却变得微妙起来,他们看似站在统一的一方,时常在两岸论坛上发表激动的言辞,访问大陆,参与各种交流活动,嘴里满是“血浓于水”“两岸一家亲”的口号。 表面上,他们似乎是我们的朋友,能够拉近两岸关系的桥梁,然而,事实上,他们的行为正是最致命的“麻醉剂”,一方面,他们通过口号表面化地赞同统一,另一方面,却在暗地里极力拖延这一天的到来。 他们的手法非常巧妙,第一种方式是麻痹我们的紧迫感,这些“统派”常常用“慢慢来”“要以和为贵”这样的口号来安抚两岸民众,似乎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统一并不是一件迫切的事情。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做法,正是最致命的,时间一直站在那些希望维持现状的人的一边,台湾的年轻一代,接受了去中国化的教育,政治认同感逐渐淡化,等待的时间越长,统一的难度就越大。 “统派”第二个问题,就是他们用大陆的善意来获取自己的政治资本,大陆出台的惠台政策,原本是为了拉近两岸关系,给台湾同胞带去更多的实惠,但这些“统派”却利用这些政策,拿到好处后,却从不提统一话题。 回到台湾后,他们继续维持现状,一边享受大陆提供的好处,一边避免提及两岸统一的核心问题,更有甚者,他们会继续在台湾内部分化声势,制造一种“交流而非统一”的氛围,最终消磨掉台湾民众对统一的认同感。 第三种做法,是设置“红线”,这种手段最为隐蔽,且最具破坏性,“统派”常常代表两岸“沟通”的桥梁,却背后设下了种种“红线”,告诉大陆,某些话不能说,某些事不能做,否则会伤害到台湾人民的感情,实际上,他们通过这些“红线”不断压缩大陆的行动空间,最终,统一的底线被不断模糊,台独分子则趁机放大自己在台湾社会中的影响力。 相比于赖清德这样直白的敌人,这些“统派”所采取的策略更为隐蔽,赖清德的态度直白,激烈,鲜明;而这些“统派”的拖延战术、温和言辞、诱人的善意,其背后的危害则极为深远,大陆需要警惕的并不仅仅是那些公然反对统一的声音,真正的危险往往来自于这些看似“温和”的力量。 大陆的统一大计,绝不能在这些“统派”伪装的“和平”表象中迷失,面对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战略拖延,大陆必须坚定信念,清醒地识破他们的本质,始终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如每一场战斗一样,敌人无论是明着来,还是暗地里设置障碍,我们都需要有足够的警觉,不能让任何一方在不经意间改变我们的进程。 那么,你认为,面对这种看似“和气”的“统派”,我们该如何应对?是继续保持耐心,还是要更加果断地行动?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 参考资料:新华社——谋“独”挑衅是台海和平的最大威胁——评赖清德“双十”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