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谈一定对台积电进行稀土管制,如果不管制台积电的话,它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往美国输送稀土的中转站,而且台积电目前也是完全站在美国这边的,对大陆这边的芯片发展也没有多大的助力,甚至很多芯片都不帮大陆代工,所以也没有必要跟它客气什么!最重要的是,台积电几乎是美国高端AI芯片的唯一代工厂,很多芯片只有台积电能代工,所以这是间接卡美国脖子的途径,所以按照项立刚建议的那样,台积电要交出客户数据和稀土使用情况,大陆还要派专人去台湾监督检查稀土的使用情况,要不然就不批稀土给台积电了! 提到稀土管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招够直接,毕竟稀土是芯片制造里绕不开的关键材料,就像做菜少了盐,再精良的食材也出不了味儿。但真要落到实操层面,可没那么简单。先不说派专人监督检查涉及的两岸沟通细节,单说交出客户数据这一条,就藏着不少门道。台积电手里握着全球多少科技公司的核心订单信息?这些数据里哪些是商业机密,哪些又涉及技术安全?要是没把边界划清楚,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反而让事情走向更复杂的方向。 大家盯着卡美国脖子这个点兴奋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一个现实:台积电虽然依赖大陆稀土,但大陆的稀土产业链也需要稳定的下游需求。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推动稀土产业从卖原材料向做高端加工转型,台积电作为重要的下游企业,其实也是我们产业链上的一环。要是一下子断供,短期可能让美国芯片企业难受,但长期来看,会不会倒逼他们加速寻找稀土替代材料,或者把订单转移到其他有稀土资源的国家?到时候我们不仅没卡住别人的脖子,反而可能丢了自己在稀土产业链里的主动权。 再说说台积电不帮大陆代工这件事,骂两句不仗义很容易,但要搞清楚背后的原因。一方面,美国这些年一直在施压,逼着台积电把产能往美国搬,还限制它给大陆高科技企业供货;另一方面,大陆芯片设计企业这几年虽然发展快,但在高端芯片领域,确实还没形成能和苹果、英伟达这些巨头抗衡的订单规模。台积电是商业公司,逐利是本能,要让它改变立场,光靠不客气恐怕不够,得让它看到和大陆合作的长期价值——比如庞大的市场潜力,或者技术协同的可能性。 项立刚的建议里,其实藏着大家对突破芯片卡脖子的急切期待,这种心情完全能理解。但越着急,越得沉住气。稀土管制不是一把随便挥舞的锤子,而是需要精准拿捏的钥匙。既要守住我们的资源优势,不让稀土变成别人卡我们脖子的工具;也要考虑产业链的整体稳定,别让短期的痛快,影响了长期的布局。毕竟,芯片产业的竞争是场持久战,比的不是一时的谁更硬气,而是谁能把手里的牌打得更有章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台积电 台积电市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