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某智库称:“既然中国可以拒绝进口美国大豆作为反击手段,韩国也可以不买中国的大白菜”。 这智库怕是闭着眼睛说瞎话,压根没算过账就敢乱放炮。先说说中国拒绝美国大豆那事儿,跟韩国不买中国白菜根本不是一回事。 中国当初拒美豆,那是早有准备,早就打通了巴西、阿根廷这些地方的进货渠道,就算不买美国的,国内饲料、食用油需求照样能满足,反倒是美国豆农堆着上千万吨大豆卖不出去,损失大了去了,这叫有底气的反击。 可韩国说不买中国白菜,纯粹是给自己挖坑,还是个填不上的坑。 你知道韩国人多离不开白菜不?他们一年得吃掉 200 万吨白菜,光靠自己种根本不够,每年至少得进口 20 多万吨,这里面 99% 全是从中国来的,山东、东北的菜地简直就是他们的 “泡菜粮仓”。 偏偏 2025 年韩国又倒霉,遇上极端高温和暴雨,白菜产量直接跌了四分之一还多,首尔菜市场一颗白菜都卖到 22 块,高端超市里更夸张,一颗能炒到 79 块,比猪肉还贵。 这时候不想着怎么稳供应,反倒喊着不买中国白菜,不是脑子不清醒吗? 再看看韩国本土的白菜成本,跟中国比差远了,山东菜农种白菜,一公斤地头价还不到韩国的三分之一,加上咱们离得近,物流快,运到韩国新鲜又便宜,韩国泡菜厂根本离不了。 要是真不买中国的,他们想找替代?门儿都没有,别的国家要么产量不够,要么运过来成本翻好几倍,泡菜厂要是用本土白菜,每公斤成本得涨到 90 块,比用中国白菜贵 6 倍,要么就得涨价,要么就得停产,最后遭罪的还是韩国老百姓。 之前韩国就出过这事儿,2020 年、2022 年白菜不够,都得限购,老百姓还去农村抢白菜,现在又来这一套,纯属折腾自己。 更讽刺的是,韩国嘴上喊着 “抵制中国白菜”,身体却很诚实,2025 年前半年从中国进口的白菜反而涨了 34%,不少商家把中国白菜换个标签,说成是韩国江原道产的,混着本土白菜卖,就怕老百姓知道真相不买。 这哪是反制啊,分明是打自己脸,他们自己的民意调查说 95% 的人坚决不吃中国蔬菜,可家庭主妇们都在网上吐槽,白菜太贵腌不起泡菜,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偷偷进口根本停不下来,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再看咱们中国这边,韩国买不买白菜,对咱们来说真没啥影响。2022 年咱们卖给韩国 7.2 万吨白菜,看着不少,可放到全国 1.12 亿吨的总产量里,才占 0.06%,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中国人一年自己就能吃 7000 万吨白菜,韩国那点订单没了,国内超市、菜市场随便就能消化掉。 山东胶州一个基地年产 30 万吨白菜,出口韩国的才占 5%,剩下的全供国内了,就算出口受点影响,菜农也不怕,收购商早签了保底价合同,至少能保本,实在不行还能做成盐渍菜存着,保质期两年,照样能卖出去,2023 年盐渍菜出口就涨了 17%。 农业农村部还有应急储备,3 万吨白菜备着没动过,价格真有波动立马就能调控,根本出不了乱子。 而且中韩贸易根本不是一棵白菜能比的,中国连续好多年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 年两国贸易总额都突破 3100 亿美元了。 咱们卖给韩国的白菜那点钱,在整个贸易盘里连万分之一都不到,可韩国卖给咱们的半导体、汽车这些,要是真因为白菜的事儿闹僵了,他们损失可比咱们大得多。 之前韩国也搞过农产品摩擦,2005 年禁中国泡菜,结果咱们查出他们的泡菜也有问题,最后还得坐下来协商解决;2014 年退运山东大蒜,最后还不是自己理亏。 这么多年的例子摆在那儿,韩国还没吸取教训,真以为一棵白菜能拿捏咱们? 说白了,韩国这智库就是没看清现实,把中国拒美豆的底气当成了自己能学的招数,却忘了两者的根本区别:中国拒美豆是有替代、有准备,是主动反击;韩国不买中国白菜是没替代、坑自己,是自断后路。 他们要是真敢这么干,首先扛不住的是本国的泡菜厂和老百姓的钱包,咱们这边该种白菜种白菜,该卖菜卖菜,一点不受影响。 这种既不合算又不切实际的提议,也就是喊喊口号罢了,根本成不了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