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其实俄罗斯不是放着几十万正

茂盛楼兰 2025-10-30 11:20:02

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其实俄罗斯不是放着几十万正规军不用,而是俄乌这仗打久了,早就成了烧钱又耗人的大坑,用雇佣兵是更实在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得把正规军留着当后手。 从公开数据来看,俄军总兵力虽然有238万,但能投入乌克兰战场的只有62.5万人,这已经是他们能调动的极限了。 为什么这么多兵力却派不上用场?因为俄罗斯的安全威胁不止来自乌克兰一个啊,光莫斯科军区就得常年驻扎着7.4万兵力,要守护首都核心圈,列宁格勒军区的3.3万人还得盯着波罗的海方向的北约部队,更别提北高加索军区那6.8万人要压阵高加索地区的稳定,远东方向更是不能松劲,面对美日的军事活动,那里的驻军根本动不了。 北约的战场感知系统算得明白,目前乌战场上的俄军北方集群、西部集群等七个方向加起来也就54万人左右,这已经是把能抽的机动力量都凑齐了,剩下的正规军得像钉子一样钉在各个战略要点上,真把这些家底全挪到乌克兰,其他方向就得门户大开。 而且,这仗早就打成了吞金兽和绞肉机,俄罗斯2024年光战争开销就花了13.3万亿卢布,折合1200亿美元,平均每天得烧2.7亿美元,正规军可不是便宜货,合同兵阵亡家属能拿1200万卢布抚恤金,这还没算上日常的装备维护、后勤补给成本。 对比之下,雇佣兵的账就太好算了——瓦格纳集团一年的费用也就10亿美元,阵亡抚恤才100万卢布,连正规军的零头都不到。 2024年俄军光是伤亡就有42.7万人,要是全换成正规军,光抚恤金就能把财政压得喘不过气,更别提雇佣兵还不用费心搞大规模后勤,给够武器和薪水就能上阵,像瓦格纳巅峰时5万人的规模,能顶住乌军20多个旅的进攻,性价比摆在这,换谁都会算这笔账。 说起来雇佣兵的兵源也够有意思,2022年8月起瓦格纳开始招囚犯,给20万卢布月薪还能赦免罪行,这既解决了兵源问题,又消化了国内的部分社会压力,这些人要么是退役老兵要么是亡命徒,军事素养不低,打巴赫穆特那种拉锯战时,比娇贵的正规军更能扛损耗。 要知道,2024年乌军光坦克就击毁了俄军3689辆,1.3万门火炮被摧毁,用雇佣兵去填这种消耗战的坑,比让正规军骨干白白牺牲划算多了。 最关键的是正规军是真留着当后手那,普京早就下令把俄军总员额扩到239万,还搞了一堆军属安置政策,又是给抚恤金又是分土地,就是要把正规军打造成压箱底的力量,谁也说不准北约哪天会不会撕破脸直接下场,到时候要是正规军在乌克兰拼光了,俄罗斯拿什么应对?这种情况下,让雇佣兵先顶在前面,把正规军留着应对真正的大战,简直是明摆着的战略算计。 况且雇佣兵还有个隐形好处,政治风险小,打输了或者出了军纪问题,政府大可以甩锅给私人军事公司,不用像正规军行动那样被国际舆论死盯,这种灵活性是正规军根本没有的。 说到底,俄罗斯用雇佣兵可不是什么“放着正规军不用”,纯属被现实逼出来的精明,一边是打不起的金钱消耗和死不起的正规军骨干,一边是性价比高还能扛事的雇佣兵,再加上要留着家底防北约的后手,怎么选根本不用犹豫。 这本质上是场精打细算的消耗战博弈:用最少的成本守住战线,把最核心的力量攥在手里,哪怕看着不那么“体面”,但在残酷的战争里,活下去、留后手才是真的实在,毕竟战争从来不是比谁更气派,而是比谁算得更精、熬得更久。

0 阅读:0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