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英国盯上安世半导体工厂,或效仿荷兰强抢 最近外媒这消息看得人窝火,荷兰那边刚把安世半导体折腾得够呛,英国立马就跟上了,摆明了想学着人家玩“强抢”的套路。这事儿根本不是孤立的突发状况,背后全是算计,透着一股霸权主义的蛮横劲儿。 先得说说安世半导体到底是块什么“肥肉”,能让俩欧洲国家接连盯上。这公司总部在荷兰奈梅亨,别看名字里带“荷兰”,早就是中国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了。2020年闻泰花了340亿把它全盘拿下,这可是中国半导体行业最大的跨境并购案。 安世的底子硬得很,前身是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在逻辑、分立器件这些领域是全球龙头,每年给华为、苹果、特斯拉这些巨头供超千亿颗芯片,汽车行业更是离不了它。 更关键的是,闻泰接手前这公司都快资不抵债了,是中资砸钱输血才给盘活的,不仅扭亏为盈,还把之前的债务全清了,等于硬生生救了这家企业。 荷兰那边的操作已经刷新下限了。他们直接搬出冷战时的《物资供应法》,这法律都搁那儿七八十年没动过了,突然就拿来当“尚方宝剑”。 一天之内连出三招,冻结安世全球30个实体的资产和知识产权,暂停中国籍CEO张学政的职务,还派了个外籍董事来夺权,把股权全托管给第三方。这效率真是绝了,合着对付中企的时候,西方的行政和司法能快成这样。 后来庭审文件漏了馅,原来美国早跟荷兰打招呼,要求换掉安世的中国高管,荷兰这哪是自主决策,分明是照着美国的剧本演。结果呢?欧洲车企先扛不住了,德国那些大厂直接哀嚎,说再这么闹下去一个月内就得停工,毕竟安世的芯片断供谁也顶不住。 荷兰这边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完,英国就迫不及待地伸手了。当地时间10月26日,《电讯报》都报道了,前保守党领袖史密斯爵士带头一群政客,呼吁政府强制剥离安世在曼彻斯特的芯片工厂,理由还是那套老掉牙的“国家安全风险”。 这根本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安世收购英国最大的纽波特晶圆厂,早就两次通过了英国的安全审查,结果美国一施压,英国立马翻脸,拿《国家安全与投资法》当借口,逼着安世卖掉86%的股份。 最讽刺的是纽波特晶圆厂的员工,直接给英国商务大臣写了信,满纸都是愤怒和无奈。他们说安世是好雇主,投了不少钱保住了几百人的饭碗,政府一句“安全威胁”就断了大家生计,连工厂都没去看过就下命令。 安世自己也说了,明明提出过能解决顾虑的补救措施,可英国政府根本不搭理,连对话都懒得谈。这哪是维护国家安全,分明是借着法律名头耍无赖,把商业规则当擦脚布。 英国这么上赶着跟风,说白了是又馋又急。这些年英国一直想搞自己的半导体产业,前段时间刚跟日本签了合作伙伴关系,还计划砸10亿英镑扶持芯片行业,甚至发布了专门的战略文件,想建“主权人工智能芯片设计产业”。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骨感得很,自己的技术和产能都跟不上,眼看安世在英国的工厂运营得好好的,就动了抢的心思。跟着美国的步调走既能抱大腿,又能趁机捞点技术和产能,这笔账他们打得精着呢。 背后的美国更是躲不掉的黑手。《金融时报》都披露了,美国外交官直接游说过英国,逼着他们重新审查中资收购案。 现在美国对华芯片遏制早就升级了,之前只制裁单个企业,现在搞“50%穿透规则”,中资持股超一半的子公司都要被管着,安世因为是闻泰100%控股,自然成了重点打击对象。 荷兰和英国的动作,说白了就是美国主导的“芯片联盟”在搞协同打压,想把中国踢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核心环节。 可他们这套“规则性抢劫”根本行不通,反而把自己架在了火上。安世已经宣布对英国的撤资令提起上诉,接下来还能联合欧洲车企去欧盟法院告状,毕竟供应链断了对谁都没好处。 闻泰也在调整策略,计划把国内产能提到80%,降低对欧洲基地的依赖。中方手里的反制牌也不少,荷兰的光刻机、英国的金融教育产业,真要对等限制,他们未必扛得住。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的反应,一开始还嘴硬说跟美国没关系,结果中方一反击,立马改口说“愿意谈判”,甚至抱怨中方“反应过度”。 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嘴脸,彻底暴露了他们色厉内荏的本质。英国要是真把路走死了,以后谁还敢去他们那儿投资?所谓的“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全成了自欺欺人的笑话。 说到底,这事儿本质是全球化退潮里的霸权护持。美国怕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崛起,拉着小弟们用下三滥手段抢资产、卡脖子。 但现在的供应链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安世的芯片连着全球车企的生产线,英国工厂的员工要吃饭,这些现实问题不是靠政治操弄就能解决的。 中方要是不拿出硬气的反制手段,这股歪风肯定刹不住,说不定接下来还会有其他国家跟着学。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话在这儿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