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荷兰这次针对安世半导体的措施,是基于美国的“5

小花石头 2025-10-30 23:05:43

不出所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荷兰这次针对安世半导体的措施,是基于美国的“50%穿透条款”,但没想到美国近几日就暂停了这一条款,这让荷兰有些骑虎难下。 美国这一暂停操作,打乱了荷兰的计划。原本荷兰受美国施压跟进,于2025年9月底援引旧法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托管中资股权并罢免中方高管,想借此限制这家中资控股的芯片企业,现在美国变卦,荷兰只能独自面对后续问题,处境十分尴尬。 安世半导体产能受影响后,其擅长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等订单开始流向中国。这背后是我国芯片产业的实力支撑。在MOS管、二极管等成熟器件领域已有成熟替代方案,部分企业的碳化硅MOS产品还实现了量产,性能接近国际顶尖水平。荷兰的举措反倒为东方大国芯片企业加速补位创造了更多机会。 欧洲车企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高,且高度依赖安世的功率芯片用于汽车核心系统,德国车企部分电动车芯片的封装测试环节就依赖安世中国东莞工厂。荷兰限制安世半导体后,欧洲车企受影响显著,大众等车企甚至面临工厂减产风险,这反而可能促使车企与我国芯片企业加深合作。 美国政策的突然转向,让荷兰沦为“政策试验品”,这提醒各国在跟随外部政策时,需先考量自身产业链利益,避免盲目跟风导致被动。 荷兰开始研究新政策方案应对美国举措,这是明智之举。但在芯片产业全球化的今天,合作才是主流,荷兰应减少限制,加强合作才能共赢。 从企业影响看,安世作为中资控股的关键芯片企业,其被限制不仅打乱自身运营,更暴露了欧洲汽车产业链对单一企业的依赖风险,而我国企业的补位恰好缓解了这种产业链断供压力。 在芯片领域,合作远比对抗更有价值。荷兰若能减少单边限制,与我国深化技术、产能合作,不仅能化解当前尴尬,更能为全球芯片产业链稳定贡献力量。各位读者怎么看?评论区留言吧安世半导体公司 荷兰芯片战略 荷兰芯片困局 荷兰科技产业 半导体禁令 美国半导体公司

0 阅读:0
小花石头

小花石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