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方在韩国釜山进行会晤。现场照片显示,美方谈判桌上有7人,美国总统特朗普位于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31 00:58:02

中美双方在韩国釜山进行会晤。现场照片显示,美方谈判桌上有7人,美国总统特朗普位于中间,其他成员更多是经贸方面的美国官员,因此会议重点将是经贸领域。 特朗普右手边分别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特朗普的左手边,依次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美国白宫办公厅主任苏珊·威尔斯、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 你看美方这桌人的配置,压根不是随便凑的“场面对”,每一个座位背后都藏着明确的经贸算盘。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管着美国本土产业保护,去年还在推“芯片出口管制”“对华投资审查”;贸易代表格里尔更是直接跟中国掰过手腕,前阵子还在国会喊着“要让中国取消关键领域关税壁垒”;财政部长贝森特则盯着中美之间的汇率、国债持有这些“钱袋子”事——这仨人凑一块,明摆着是想在经贸议题上集中发力,从产业、贸易、金融三个维度给谈判定调。 连国务卿鲁比奥和白宫办公厅主任苏珊·威尔斯的出现,都透着“经贸优先”的信号。鲁比奥虽然是外交口的,但最近半年没少在“供应链安全”上发声,多次撺掇盟友跟美国一起搞“去中国化”产业链,这次来显然是要协调“经贸+外交”的双重施压;苏珊·威尔斯更不用说,她是特朗普身边管统筹的“大管家”,能坐在这,说明美方这次谈的经贸议题,早跟白宫内部定好了调子,没留多少临场变通的空间。至于驻华大使庞德伟,他天天跟中国商界、官方打交道,手里攥着不少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美方把他带上,就是想在谈判时精准拿捏中方的“软肋”,比如某些依赖美国市场的行业。 美方这么摆阵仗,说到底还是冲着国内的经济压力来的。最近美国通胀虽然有所回落,但核心PCE物价指数还卡在2%以上,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在荣枯线以下,汽车、农产品这些传统出口行业天天喊着“要打开中国市场”。特朗普心里门儿清,要是在经贸上跟中国谈不出点“成果”,比如让中国多买美国大豆、放宽美国汽车进口限制,回头国内农场主、企业家就得给他施压——毕竟离选举越来越近,他得拿点“经贸政绩”给选民看。 可这谈判姿态里藏着的不对等,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方把经贸官员堆在桌上,看似重视,实则是想把谈判框在“中方让步”的逻辑里:他们提要求时,会说“中国要开放市场、保护知识产权”,可轮到中方提降低关税、取消技术封锁时,美方大概率会拿“国家安全”当挡箭牌。就像去年中美谈农产品采购,美方要求中国加大进口,却不愿取消对中国农机产品的关税,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套路,这次恐怕还会重演。 更有意思的是,选择在釜山谈经贸,美方还有点“借国际场合造势”的小心思。釜山是东亚经贸枢纽,周边国家都盯着中美这两大经济体的互动,美方摆这么大阵仗的经贸团队,既想让盟友看到“美国在主导中美经贸议程”,也想给中方营造一种“国际目光下必须让步”的氛围。可中方从来不吃这一套——之前多少次经贸谈判,中方都坚持“互利共赢才是正道”,不会因为美方阵仗大就松口,更不会接受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 说到底,美方这7人的配置,看似是“重兵压阵”,实则暴露了他们在经贸问题上的焦虑:想从中国捞好处,又不愿平等对话;想给国内交差,又怕谈崩了丢面子。这场会晤到底是“解决问题”还是“摆姿态”,就看美方会不会放下霸权思维,真跟中方坐下来谈点实在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8

猜你喜欢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