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属实没想到!2025年10月24日报道,国际奥委会在剥夺全部国际体育赛事在印尼举办的权利后,印尼态度强硬:这是为了世界秩序! 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2025年世界竞技体操锦标赛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顺利举行。对于印度尼西亚来说,这是一则举国欢庆的好事。 近几年的印度尼西亚一直在发展国家的体育项目,这次的比赛顺利举办,对于印尼来说能够极大的鼓舞人心。 说白了,矛盾早埋了根。体操世锦赛开赛前,以色列队到了机场,签证却被系统“卡bug”——不是技术故障,是印尼政府口头下令:不给盖戳。理由很直白:加沙地带还在落炸弹,让以色列运动员来雅加达翻跟头?门都没有。IOC(国际奥委会)急得连夜斡旋,电话打到烫手,印尼纹丝不动,比赛照常开场,只是以色列队被“隐形”了。于是,世锦赛一落幕,IOC立马祭出“全球封杀”大招,想杀鸡儆猴。 印尼老百姓却嗨了。推特热搜第一不是“封杀”,而是“#谢谢政府#”,配图是雅加达街头大屏的“巴勒斯坦加油”。年轻人把国旗和巴勒斯坦旗P在一起当头像,线下快闪一波接一波。体委门口甚至摆出签名墙,让路人写下“拒绝以色列参赛是正义”,半天就签满三大板。有人调侃:“IOC以为封杀能让我们低头?不好意思,我们膝盖硬着呢。” 官方更来劲。青年与体育部长在发布会上直接开麦:“如果体育必须建立在鲜血之上,那我们宁愿不要金牌。”一句话被剪成短视频,点赞破千万。总统府也没闲着,连夜起草“新秩序白皮书”,核心就一句:国际赛事要按印尼的规则玩,而不是被西方道德标准牵着鼻子走。西方媒体炸锅,说印尼“把政治带进体育”,印尼网友回怼:“你们把战争带进别人家园时,怎么不谈政治?” IOC算盘落空了。它以为经济会打疼印尼,结果东南亚最大市场压根不慌。国内联赛票房反而翻了两倍——球迷转头支持本土俱乐部,企业广告照投,只是不再冠名国际赛事。电视转播商也乐了,周末黄金档全留给本土排球、羽毛球,收视率蹭蹭涨。广告商一句口号特洗脑:“自己的比赛,才是真的比赛。” 我看完只有一个感觉:IOC这次踢到铁板了。它想用“取消主办权”逼印尼低头,却忘了印尼有2.7亿人口,是全球第四大市场,还是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中东、南亚、非洲一票国家立马站队,巴林、沙特、阿联酋宣布“如果印尼被禁,我们也不去”,非洲联盟体育部甚至放话“考虑集体退出奥委会系统”。风向一变,IOC主席被记者堵在日内瓦机场,脸色比A4纸还白,支支吾吾说“可以再谈”。 更戏剧性的是,国际体操联合会(FIG)内部也分裂。副主席、阿尔及利亚人公开发推:“印尼做了我们想却不敢做的事。”法国前奥运冠军也发视频支持:“体育该有温度,不该只认奖牌。”眼看“朋友圈”被撬,IOC赶紧改口,说“可以临时恢复资格,但印尼必须写保证书”。印尼官方回了一个微笑表情,没接茬——硬刚到底。 其实,这事儿给世界提了个醒:所谓“全球体育秩序”,向来是西方话语权定调。不听话?封杀。可时代变了,社交媒体让全球南方国家第一次有了麦克风。印尼这波操作,就是把麦克风抢过来,大声说“不”。你可以说它冒险,但它确实让十几亿人听见:规则不是巴黎、纽约说了算,雅加达也可以说“不”。 有人担心:这么硬扛,印尼运动员会不会吃亏?短期看,少了几块国际奖牌;长期看,国内联赛火爆、青训体系被重视,反而把根基夯实了。再说,电竞、滑板、攀岩这些新兴项目,商业赛遍地开花,不在奥委会体系也能玩得转。印尼政府已经放话:要搞“新形态世界赛事”,邀请穆斯林国家、金砖国家、非盟自己玩,奖金池由国企和主权基金掏腰包。听起来像赌气,可谁知道下一场“雅加达奥运”会不会真的诞生? 回到咱们老百姓视角,我觉得挺解气。谁说小国只能当规则接受者?谁说体育必须和政治撇清?当炸弹落在加沙,当孩子在废墟里哭,让以色列运动员在掌声中翻跟头,就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印尼这次掀桌子,起码让世界听见:体育不是真空,良知比金牌更重要。 最后留个问题:如果“世界秩序”就是谁有钱谁定规矩,那印尼的“造反”算不算另一种正义?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0月31日中国奧委会发文给曼昱加油助威![比心][赞]今天早上8:30分,中](http://image.uczzd.cn/17267625391006211265.jpg?i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