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队伍主动礼让婚车,“让他们先过,这是一辈子的事!”,背后原因让人动容 “

枫叶漫天 2025-10-31 16:16:12

送葬队伍主动礼让婚车,“让他们先过,这是一辈子的事!”,背后原因让人动容 “过路白让红,过桥红让白”:一场特别的相遇 近日,河南焦作一处丁字路口,一场特别的相遇温暖了无数人。 一支喜气洋洋的婚车队伍正往前行驶,一支庄严肃穆的送殡队伍从侧面道路过来。红事与白事,在这个平常的路口不期而遇。 按照当地习俗,本该是“红事让白事”。但出人意料的是,送殡的主家主动停下脚步,让婚车先行通过。伴郎用红布简单遮挡后,新人的车队缓缓驶过。 事后,白事主家徐女士的一番话更是让人动容:“按我们这里的习俗,本是‘红让白’,但考虑到红事是新人一辈子的事情,就让他们先过去了。” 徐女士的婆婆刚刚去世,瘫痪在床921天,9月30日深夜离世。在这个悲伤的时刻,这家人依然保持着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她说:“不知者不怪”,还真诚地祝福新人“白头偕老、幸福美满”。 这件事让我想起一句老话:“过路白让红,过桥红让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老人们讲,生者不抢奈何桥,逝者不挡阳关道。意思是说,在平常路上,白事让红事先行,因为逝者已走完人生路,而新人刚刚开启新生活;但过桥时,红事会让白事先行,因为桥象征着过渡,让逝者安然过渡到另一个世界。 这些老规矩,说到底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死的敬重——敬生者也敬逝者。 现实生活中,红白喜事相遇的情况并不少见。网友们也分享了各自家乡的习俗:有的地方是“红让白”,因为逝者为大;有的地方则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还有的地方,出殡和接亲会特意错开上下午时段,避免相遇。 但无论习俗如何差异,核心都是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就像徐女士一家,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仍能设身处地为新人着想,这份善意格外珍贵。 这件事之所有打动这么多人,或许正是因为在这看似简单的“谁让谁”背后,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本真的善良:即使在最悲伤的时刻,依然愿意成全他人的喜悦;即使在最喜庆的时刻,也能对逝者保持尊重。 人生路上,我们都会有悲欢离合。今天你为我让一步,明天我为你行个方便。这种彼此体谅、相互成全的精神,或许就是这些老规矩能流传至今的真正原因。 生者安心走阳关道,逝者安然过奈何桥。在这个秋日里,这份来自陌生人的温暖,让我们相信:善良,从来都是人世间最动人的风景。 爆料 分享今日的感悟 注:取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1
枫叶漫天

枫叶漫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