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大陆敢打仗,我就敢给他们送物资过去!”郭台铭,也就是富士康的创始人,表示如果两岸真的打起来,他会第一时间支援前线! 这是郭台铭在2023年选举期间说过的话,他的表态迅速成为两岸舆论焦点,因为他的富士康帝国根基深深扎在大陆市场。 富士康在八十年代末进入深圳,那时候大陆刚改革开放,产业链雏形已具备,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在税收、用地和配套上都提供了支持。 这些条件让富士康一步步壮大,从普通生产厂变成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巨头,大陆几乎完备的供应链和大量熟练工人,是富士康最重要的竞争力来源,它的订单遍布全球,但核心制造环节一直依赖大陆。 随着大陆劳动力成本上升,富士康开始在越南、印度等地建厂,把一些相对简单的生产环节转移过去,但现实很快证明,这些地方在配套、技能和效率上,都没法和大陆比。 许多技术要求高、精度严格的订单依然只能在大陆完成,这也意味着,即使海外设厂,富士康的技术和供应链核心仍牢牢锁在大陆。 正是在这样依赖的背景下,郭台铭却在政坛多次发声,2019年他第一次参选地区领导人,提出两岸经济合作的主张,2023年再次参选时,却说出了那句“送物资”的话。 此言引发强烈反应,外界质疑一个高度依赖大陆的企业掌舵人,为何要发表挑衅大陆的表态。 不久之后,大陆有关部门依法对富士康的税务和用地情况进行了检查,这在法律上属于正常执法,传递的信号很清楚:所有在大陆经营的企业,不管背景如何,都必须遵守法律,按规纳税、合规用地。 同时,大陆立场鲜明——欢迎台商共同发展,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 商人一旦把政治立场与企业经营绑在一起,就会面对不必要的风险,富士康的成功离不开大陆市场,任何破坏两岸和平稳定的言行,都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公正的市场秩序,是企业长久生存的基础。 两岸经贸合作几十年来一直在扩大,到2023年底,大陆批准的台商投资项目已超过十万个,实际使用台资超过千亿美元。 大陆持续推出“31条”“26条”等惠台政策,目的就是给台商更好的发展条件,这些事实说明,两岸经济已经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无法轻易切割的现实。 富士康的全球布局和两岸依赖关系,告诉所有台企一个道理:如果真想在国际市场站稳脚,必须在稳定的环境下运作,必须在一中原则和互利共赢的框架内前进,任何试图挑战大陆底线的行为,最终会伤及自身。 参考信源:大象网——王毅划出红线后,郭台铭摊牌:若两岸开战,他将用私人专机运物资

曾宪林
郭台铭是一个丑恶的人。
静候、一切安好 回复 11-04 01:05
吃了饭就砸锅
用户10xxx08
反正不是好人
用户10xxx08
送把你炸掉
用户10xxx08
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