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力推政策落地:村医待遇全保障,乡村健康守门人更安心 “以前愁收入、怕养老,现在政策全兜底,干着踏实!”这是湖南桑植县村医们的共同心声。随着国家卫健委推动的乡村医疗保障政策全面落地,村医群体的收入、养老、发展等关键待遇已逐步落实到位,这支守护乡村健康“最后一公里”的队伍,正迎来职业发展的“春天”。 待遇保障的核心突破,始于收入水平的实质性提升。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困境已被打破,各地通过财政兜底与绩效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让村医收入与付出直接挂钩。在桑植县,通过整合公卫经费、基药补助等项目资金,加上中医服务等创收渠道拓展,村医平均年收入从2.9万元跃升至5.5万元,其中中医药服务收入占比已超40% 。全国层面更建立了“基本工资+绩效奖励”的多元薪酬体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管理等工作成效均与收入挂钩,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养老兜底政策的落地,彻底解决了村医的“后顾之忧”。此前困扰村医群体的“老无所依”问题,随着养老保险补贴政策的实施得到根本改善。目前在岗村医可自主选择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给予分级补贴:前者每年补贴最高达3000元,后者为1500元,缴费满15年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针对年满60岁未缴满年限的老村医,政策特别允许一次性补缴,并可按服务年限享受额外养老补助,桑植县更将老年退出村医补助标准提高至每月300元 ,让坚守基层数十年的老村医安心养老。 职业发展通道的畅通,为村医队伍注入了“长效活水”。各地通过“培训+考证+晋升”全链条支持,打破了“村医一辈子都是村医”的职业天花板。县级医院专家定期“赶集”“蹲点”开展现场培训,村医参加全科医生、慢性病管理等培训可全额报销费用,还能享受每日100元误工补贴。在考证激励方面,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可获8000元补贴,考取执业医师证书补贴高达1.5万元,桑植县更有3名“乡聘村用”村医通过公开招聘考入乡镇卫生院编制 。政策明确到2025年,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将提升至45%左右,让村医从“赤脚医生”向“专业医师”转变。 执业保障的全面升级,让村医服务更有底气。在“乡聘村用”和县域医共体“五统一”管理模式下,村卫生室实现了设备、药品、医保的全配套升级。桑植县通过5G远程诊疗实现“乡村检查、县级诊断”,药品统一配送后综合降价20%,医保门诊统筹按月预付大幅减轻村医垫资压力 。全国范围内,标准化村卫生室普遍配备了心电图机、全自动血糖仪等基础设备,药品种类从几十种扩展至280余种,且全部纳入医保定点,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看病能报销、小病不出村”。 村医待遇的全面落实,不仅温暖了百万村医的心,更筑牢了乡村医疗的根基。从桑植县村级就诊率提升至43%的显著成效 ,到全国乡村“大病不出县、小病乡村治”医防体系的逐步建成,政策红利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当村医们不再为待遇发愁、不为未来担忧,这支扎根乡土的健康守护队伍,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坚实的健康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