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一夜之间,巴西沉默了。巴西大豆价格攀升至650美元/吨,让巴西大豆商欣喜

韫晓生 2025-11-03 10:57:25

[太阳]一夜之间,巴西沉默了。巴西大豆价格攀升至650美元/吨,让巴西大豆商欣喜不已——他们笃定中国对大豆需求旺盛,此前已敲定800万吨的大豆订单。但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中国第一时间暂停了这份订单,转而以更快速度与阿根廷签订了130万吨的大豆合同。   (信息来源:腾讯网——巴西大豆敢“坐地起价”,中国果断出手:800万吨订单暂停,阿根廷成最大赢家)   10 月,全球大豆贸易圈突然掀起一场 “地震”,彼时巴西大豆价格飙到 650 美元 / 吨,创下四年新高,当地豆商美滋滋地盘算着手里 800 万吨的对华订单。   可中国近百家粮油加工厂10 月 17 日突然集体宣布暂停 12 月和2026 年 1 月的巴西大豆合同,转头就和阿根廷签下 130 万吨订单,这波急转弯把巴西豆商打了个措手不及。   中国每年要进口 1.2 亿吨大豆,主要用来榨油和做饲料,这直接撑起了全球大豆贸易的半壁江山。   过去几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巴西慢慢成了中国大豆的 “主力供应商”,尤其 2025 年 5 月起,中国彻底停购美豆,原本给美国的份额全流向巴西。   这让巴西豆商觉得中国离了他们不行,以为自己手握定价权。到了 10 月,各种因素凑到一起,巴西豆商更是有了涨价的底气。   他们声称南美大豆正处在新旧季节交接,现货本来就紧张,巴西北部下雨、南部干旱又影响了产量,加上卡车司机罢工推高物流成本,他们顺势把价格从9 月底的 580 美元/ 吨涨到 650 美元/吨,这下比美豆还贵 66 美元。   这价格直接戳中了中国企业的成本痛处,涨价就是亏本的信号,每吨加工成本整整多了 750 元人民币,加工一吨就亏 200 多块,谁也扛不住。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一牵头,近百家厂子干脆停了新增订单,同时启动早就备好的 “Plan B”——和阿根廷快速签约。   其实中国早就在铺多元化采购的路子。2023 年和阿根廷签了长期协议,2024 年和加拿大定了非转基因大豆贸易框架,还在俄罗斯远东种大豆,从乌拉圭买的量也一年比一年多。   这些布局刚好给了谈判时的缓冲空间,不至于被单一国家 “卡脖子”。   中国这边一调整,巴西大豆产业立马连锁反应。巴西帕拉纳瓜港的锚地堆了近 200 万吨大豆,全是等着运到中国的,订单黄了,每天光滞港费就得 120 万美元,出口商急得跳脚。   四大粮商之一的邦吉 10 月 22 日先扛不住了,把每吨的价格降了 18 美元,想试试中国买不买账。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之前还喊着 2025 年对华出口要破 1.1 亿吨,现在只能悄悄下调预期。且中美吉隆坡经贸谈判后,中国已经开始恢复进口美豆,虽然首批 18 万吨不算多,但美 4000 多万吨库存等着出手,报价肯定实惠,这让巴西高价大豆更没竞争力了。   巴西有先天农业优势,在大豆贸易里一直很有分量,但这次事件说明就算是主要供应商,也不能无视买家的成本底线和备选方案。   巴西豆商把中国的需求当成了 “软肋”,忘了中国在供应链里的主导权,漫天要价最终坑了自己。   而中国既提前铺好备选渠道,碰到不合理涨价就果断调整,既保护了国内企业,也告诉全世界 “做生意得公平,谁价合适买谁的”。   中国这次不仅是成功的谈判,更是推动国内大豆产业升级的机会。   除了在国际上挑着买,国内也在想办法降低依赖。国际采购多元化加国内产业升级,这两道防线一起筑,中国在大豆贸易里的话语权自然越来越强。   全球贸易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巴西大豆这事儿再次说明,不管是卖还是买都得守规矩。全球化时代,供应商和买家本就是互相依存的,一方耍小聪明都可能两败俱伤。   巴西要是想赢回中国市场,就得回到合理定价、长期合作的轨道上,而中国会继续坚持多渠道采购,既保自己的粮食安全,也推动全球农产品贸易公平稳定。    

0 阅读:87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