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正在进行一场世纪对决,当然这是美国强加到中国头上的,中国是不得不起身应战。这场对决不仅仅事关中美两国自身,还影响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会被牵涉其中,并且要作出自己的选择。 说起这场中美对决,得从头捋清楚。特朗普上台后,就把中国当成头号目标,2018年那会儿就开始加关税,理由是贸易不平衡和知识产权问题。结果呢,拉开了长达几年的贸易摩擦。拜登接手也没松口,继续维持高关税,还在芯片领域下狠手,推出CHIPS法案砸钱建厂,限制对华出口先进设备。中国这边呢,没被动挨打,而是稳扎稳打,推动科技自立,加大国产芯片投入。到2025年,中国半导体自给率已经爬到15%左右,目标是年底冲50%。这不是空谈,华为、中芯国际这些企业咬牙顶住压力,实验室里天天加班,生产线从低端往高端爬。 特朗普2024年卷土重来,上任没多久就扬言对中国商品加60%关税,电动车、太阳能板首当其冲。3月份,他签了行政令,1450亿美元中国货挨刀,税率直奔145%。中国反手就对等回应,瞄准美国大豆、汽车这些痛点。结果全球供应链乱套,越南、印度工厂订单爆满,欧洲企业头疼供应链断裂。想想看,美国中西部农民,本来靠卖大豆给中国过日子,现在仓库堆满货,价格跌到谷底。拉美国家倒捡便宜,转头把农产品卖给中国,巴西大豆出口量蹭蹭上涨。 科技这块儿,更是火药味儿重。美国怕中国赶超,早几年就禁售高端光刻机和EDA软件,英特尔、AMD这些巨头被迫选边站。2025年上半年,拜登留下的芯片管制升级,特朗普接着推,限制AI芯片出口。中国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数据中心遍地开花,国产麒麟芯片用在手机、服务器上,性能追着高通跑。稀土这事儿,本来是中国王牌,美国电子业离不开,中国10月威胁限出口,特朗普急了眼,赶紧谈。 贸易战打到现在,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IMF报告直指中美摩擦是罪魁祸首。发展中国家最惨,本来想靠中国基建过日子,现在美国推“印太经济框架”,拉印度、越南建小圈子。中国“一带一路”没停,肯尼亚铁路、巴基斯坦港湾照样开工,贷款项目超200个,拉美贸易额翻番。欧盟不干了,2025年推数字服务税,瞄准美国科技巨头,法国带头收。非洲国家选边难,尼日利亚一边从中国买高铁,一边从美国要援助。东南亚更乱,泰国、马来西亚工厂转移潮,工人加班赶单,但物价跟着涨,通胀压力大。 这对决本质上是霸权与崛起的碰撞,美国赌国运,中国守底线。时间拉长看,美国盟友松动,德国大众在华建厂,日本丰田推电动车合作。印度想渔翁得利,中印边境缓和后,贸易额破2000亿。俄罗斯天然气卖给中国,伊朗石油绕道中东。全球南方的声音大起来,巴西G20讲话直指贸易保护主义害人。2025年这年,APEC峰会后,市场稳了点,道指涨2%,但不确定性还在,投资者盯着下步棋。长远说,中国靠内需和创新顶住,光伏、电动车出口全球第一,美国补贴本土产业,特斯拉在得州扩厂,但成本高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