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旺报》今日发文作出三大判断:一、美中正式确立“平起平坐”的竞争地位;二

史鉴奇谈 2025-11-04 11:14:12

台湾《旺报》今日发文作出三大判断:一、美中正式确立 “平起平坐” 的竞争地位;二、美国极限施压策略未得逞;三、美中贸易“战术性休兵”,全球皆赢。   台湾《旺报》这次的眼光确实毒辣,他们点出的三大判断,说白了就是给这几年中美之间这场大戏写了个阶段性总结。什么叫“平起平坐”?   这可不是谁封的,而是中国硬生生从美国一轮又一轮的极限施压中挣出来的地位。想当初,特朗普挥舞着关税大棒,以为能把中国经济一棍子打回原形,结果呢?   中国非但没趴下,反而把外贸结构玩出了新花样。东盟早就悄悄取代美国,成了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对东盟的出口额,比对美出口足足多出了一千多亿美元。   美国那边呢?贸易逆差创了新高,自家老百姓被通胀搞得苦不堪言,食品价格四年涨了四分之一,这哪是制裁别人,分明是给自己上了一套枷锁。   美国这套极限施压的策略,说白了就是一场豪赌,赌中国会在科技、经济、外交的全面围堵下崩溃。可他们算错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国的韧性和学习能力。   科技领域的故事最是精彩,美国把华为、中兴往实体清单里一扔,以为能卡住中国的脖子。结果华为直接掏出了藏了多年的“备胎计划”,海思芯片、鸿蒙系统轮番上阵,硬是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现在回头看看,中芯国际用DUV光刻机搞出了7纳米芯片,长江存储的232层闪存技术甚至超越了三星,良率还突破了90%。   美国禁令就像一剂强效催化剂,逼着中国把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从头到尾捋了一遍,从最基础的材料到最尖端的设备,都在拼命地补课。中微半导体的5纳米蚀刻机连台积电都认证了,北方华创的设备也进入了台积电的生产线,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追赶,而是在某些环节实现了并跑甚至超越。   所以,《旺报》说的“战术性休兵”就很有意思了。这可不是谁发善心,而是双方都打累了,发现再这么硬碰硬下去,谁也讨不到好。   美国国内通胀高企,企业因为失去中国市场而怨声载道,连自己的盟友德国、法国都公开反对对华加征关税。   中国这边呢,也确实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来消化这些年在科技突围和产业升级上取得的成果。   这种“休兵”更像是一种默契,大家暂时放下拳脚,坐下来喘口气,重新盘算一下接下来的棋该怎么走。   但这绝不意味着竞争结束了,恰恰相反,竞争进入了一个更高级、更复杂的阶段。以前是拳拳到肉的肉搏战,现在比的是内功,是产业链的完整性,是市场的吸引力,更是定义未来技术标准的话语权。   这场“休兵”带来的,其实是全球性的喘息机会。过去几年,全世界都被中美之间的紧张气氛搞得神经紧绷,供应链断裂的风险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各国头上。现在双方都愿意踩一脚刹车,全球贸易体系就有机会进行一次修复和重塑。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RCEP自贸协定,正在构建一个不以美国为中心的全新经济循环。而美国也在努力拉拢自己的小圈子,想搞“印太经济框架”。   未来一年,谁能拿出更具吸引力的合作方案,谁能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谁就能在这场“平起平坐”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这不再是简单的你输我赢,而是看谁的格局更大,谁的包容性更强,谁能真正为世界的发展贡献增量。   说到底,中美关系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是中国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力积累。我们手里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还有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为压舱石。王毅在慕尼黑那句“奉陪到底”,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底气。   美国终于意识到,用冷战思维对付一个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化的中国,完全是行不通的。中国的发展不是谁的恩赐,更不是谁的遏制能够阻挡的。   这场“平起平坐”的确立,意味着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个多极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未来当然还会有摩擦和博弈,但至少现在,双方都回到了谈判桌前,开始用更成熟、更理性的方式来处理彼此的关系。这对中美两国是好事,对整个世界,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共赢开局。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