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喊着“公平贸易”打了这么久的中美贸易战,根子压根儿不是为了解决什么贸易逆差

鸿毓说过去 2025-11-04 12:15:23

特朗普喊着“公平贸易”打了这么久的中美贸易战,根子压根儿不是为了解决什么贸易逆差,他真正的心思是借关税和封锁堵死中国高科技的路,再逼着美国企业回流,把早就空心化的美国制造业给救回来,可从10月这一个月的动静看,这盘大棋不仅没成,反倒把自己绊得够呛,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咱先戳破他那“公平贸易”的假面具,特朗普天天拿贸易逆差说事儿,可真要是为了缩差,犯得着盯着中国高科技死磕吗?   10月22号中国能源网报道的事儿更能说明问题,美国商务部9月底搞了个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把被制裁中国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全拉进黑名单,结果呢?   10月20号路透社就曝出来,甲骨文、亚马逊这些美国巨头组团成立游说团,逼着特朗普暂停这破规则,为啥?因为这规则一搞,几十亿美元的美国出口直接停了,中国企业干脆把美企从供应链里踢出去,这不比贸易逆差亏得更狠?   中国商务部10月12号也说了,这规则连累了中国几千家企业,说到底就是借“安全”的名义搞打压,跟公平贸易半毛钱关系没有。   特朗普的小算盘打得挺精:先把中国堵在高科技门外,再把美国企业拽回制造业,可他忘了,中国的技术不是说卡就能卡住的,美国企业也不是召之即来的。   就说这穿透性规则,本想断中国的技术供给,这反倒逼着中国企业加快搞自主创新,现在不少高端芯片、工业软件都能自己造了,美国企业反而丢了中国市场。   更打脸的是,10月15号《福布斯》曝出来,特朗普最近又威胁要给外国家具加税,逼着企业回美国生产,可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研究早算过账,想靠关税消除制造业逆差,美国买家每年得多掏6050亿美元,新增一个制造业岗位每年成本高达22.5万美元,要是关税成本全由自己扛,这数能飙到55万。这哪是救工业,分明是给美国企业上刑。   企业这边更不买账,特朗普喊了半天“回流”,真正回去的没几家,10月28号《环球时报》就说了,美国三任政府推制造业回流都没成效,2024年美墨“近岸外包”的新增投资还降了25%,早就接不动更多产业了。   为啥企业不愿回?光建工厂、培训工人就得好几年,特朗普的政策又朝令夕改,今天加税明天可能就减税,企业谁敢砸钱?   10月20号美国全国对外贸易委员会给特朗普的信里就抱怨,商务部把几千份出口许可申请压着不批,光针对中国客户的就有几十亿美元,企业连生意都做不了,哪有心思搞回流?这不是把企业往火坑里推吗?   更关键的是,美国制造业自己的底子早垮了,就算企业真回去了也撑不起来,9月美国ISM制造业PMI已经连续七个月低于荣枯线,10月标普全球PMI虽然回升到52.5,但10月24号财联社就说了,这只是表面好看,制造业投资已经连降三个季度了。   根本问题在哪儿?10月16号《福布斯》的文章点得透彻,美国制造业生产率早就不行了,2010到2022年每年还降0.5%,人家都在搞机器人自动化,美国还想着靠人力流水线复兴工业,这思路本身就落后了。   就拿钢铁来说,关税把原材料成本抬得老高,美国钢铁企业自己都喊吃不消,10月有三家小钢厂直接倒闭了,这哪是复兴,分明是加速衰败。   特朗普这算盘从根上就错了,他以为靠打压就能让美国工业起死回生,却忘了全球产业链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澳大利亚的稀土工厂离了中国设备转不动,美国的高科技企业离了中国市场活不好,10月吉隆坡经贸磋商时,美国想让大豆和稀土供应链跟中国脱钩,可美国豆农10月中旬就抗议了,中国不买他们的大豆,库存都堆成山了。   更讽刺的是,关税加了这么久,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仅没减,反而因为进口成本涨了,让美国消费者多花了不少冤枉钱,10月美国通胀数据里,消费品价格上涨的锅,关税得背一大半。   这么一捋就清楚了:特朗普打贸易战,喊着公平贸易的幌子,实则是想靠霸权手段救自己的制造业,可既没堵死中国的技术路,也没拉回美国的企业,反倒把美国工业的老底暴露得一干二净。   10月美企组团反水、制造业投资下滑、生产率跟不上,桩桩件件都说明这盘大棋已经砸了。说到底,工业复兴靠的是提高生产率、完善供应链,不是靠打压别人、逼企业站队。   特朗普要是真为美国工业好,不如好好搞技术创新、降成本,可他偏要走歪路,现在落得个企业不满、工业疲软的下场,纯属自找的。这贸易战的戏码,再演下去也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0 阅读:1
鸿毓说过去

鸿毓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