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李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提起公诉,取保候审时,他想通过揭发他人犯罪来获得从宽

梅姐说法 2025-11-04 13:18:13

江苏常州,李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提起公诉,取保候审时,他想通过揭发他人犯罪来获得从宽处理,还精心策划了一场局中局,找来帮手设局促成他人醉驾,自己再揭发立功。 这事还得从2023年6月说起,李某因诈骗被起诉后,一直盘算着怎么能减轻处罚,取保候审期间,他琢磨出一个歪主意,想通过立功来减刑。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聂某,这俩人平时有些往来,李某找到聂某说,只要帮他办成这事,就给两万块报酬。聂某一听有钱赚,也没多问,就答应了。 聂某开始琢磨找谁当这个目标,他想来想去,觉得方某合适,就把方某叫了过来,三个人一起,商量着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人下手。 最后,他们把目标定在了艾某身上,艾某爱喝酒,性格又冲动,在他们看来是个容易上钩的人,确定后,他们就开始策划怎么让艾某醉驾。 他们先把艾某约来吃饭,在饭桌上一个劲地劝酒,艾某酒量一般,架不住他们的轮番劝,很快就喝了不少。 这还不够,他们觉得还得让艾某在更危险的情况下醉驾,这样李某揭发,才更有分量。 于是,他们又教唆艾某去高速上开车,艾某当时已喝晕,根本不考虑后果,就稀里糊涂地应了。 李某看艾某上套了,觉得计划马上就要成功了。 2023年8月29日,艾某按照他们的计划,开车上了高速,由于酒精的作用,他开车摇摇晃晃、蛇形走位,很快就被交警发现了。 交警一测,他属于醉驾,当场就被控制了。 李某得知艾某被查后,赶紧跑去揭发,他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肯定能得到从轻处罚。 在审理他的诈骗案时,也确实考虑了他揭发他人犯罪的情节,对他进行了从轻判决。 李某没想到的是,这事还没完,聂某、方某和艾某后来觉得不对劲,他们觉得都被李某利用了,而且这种设局害人的事,迟早会暴露。 2023年11月,聂某心里实在受不了,第一个投案自首,他把自己和李某、方某如何让艾某醉驾的事说了出来。 聂某投案后,方某和艾某也陆续自首,说明了情况。 这下,李某精心策划的局中局彻底暴露了。 重新对李某的案件进行了调查,发现他揭发他人犯罪的行为,是伪造的。 2024年1月,对这起案件进行了重新审理。 这件事,该如何以法律视角看呢? 1,李某为了减轻诈骗罪处罚,策划让艾某醉驾然后自己揭发,这属于伪造证据。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李某伪造立功情节,干扰司法审判正常秩序,虽没直接适用此条款定罪,但这种行为违背诚信诉讼原则。 对李某不诚信行为必须否定,原判依据的立功情节是假的,必须纠正。 2,李某与聂某等人,共同策划让艾某醉驾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李某、聂某、方某三人,为让李某立功,故意教唆艾某醉驾,三人有共同故意,实施了共同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共犯。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聂某、方某和李某作为共犯,根据他们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应被判相应的拘役、罚金。 3,李某原本犯诈骗罪,又犯危险驾驶罪。 依据《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最终,艾某因为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两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他虽是被李某等人教唆,但自己没有抵制住诱惑,最终还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聂某、方某和李某三人,因为共同策划并实施了让艾某醉驾的行为,构成了危险驾驶罪的共犯。 聂某等三人被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他们为了那两万块的报酬,不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李某原本因为诈骗罪已经被判决,现在又因为伪造立功情节,被撤销了原判。 以诈骗罪改判他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三万元。同时,因他和聂某等人共同实施的危险驾驶行为,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四万元。 李某原本以为自己聪明,能通过设局来减轻处罚,没想到最后不仅没有得到从轻处罚,反而因为自己的违法行为受到了更严厉的制裁。 法律是严肃的,任何试图挑战法律、弄虚作假的行为,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要敬畏法律,诚信做人做事,依靠合法途径争取权益,切莫心存侥幸、以身试法! 来源:极目新闻 2025-11-02 15:11

0 阅读:6
梅姐说法

梅姐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