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50岁,要改掉反向喝酒的习惯。 “你说,这人一过五十,是不是酒量不行了,脑子反倒变清楚了?”老张(化姓)抿了一口茶,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这是他戒掉酒桌习惯的第三个月,家里干干净净,闻不到一点儿酒味。 所谓“反向喝酒”,说的不是姿势,而是心态彻底反了。很多人年轻那会儿,喝酒是找乐子;岁数大了,喝酒倒成了扛事的方法。 二十多岁,酒是助兴的。几个朋友,路边摊一坐,烤串配啤酒,能吹一晚上牛。那时候的酒是感情的润滑剂,喝下去的是冲动,是哥们儿义气。醉了倒头就睡,第二天啥事没有,身体好像有个无敌的代谢系统。 可不知道哪天开始,差不多就是四十多岁,往五十岁靠的时候,酒的角色就变了。 生活的压力好像源源不断:工作卡在半山腰,上不去下不来;孩子的学习让人操碎心;父母身体隔三差五出毛病;自己的精力也明显跟不上了,体检报告一看,好几项不合格。 每天应付完一堆人,回到家停好车,却不想马上上楼,宁愿在车里发呆十分钟,这时候真想喝一口,好像那点辣劲儿能把心里的烦闷压下去。这就是“反向喝酒”,喝的不是开心,是麻木,是躲清静,是为了谈成生意,是为了喘口气。这时候的酒,就从享受变成了工具,还是个特别坑人的工具。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五十岁的身体,根本不配合你这么折腾了。肝脏代谢的速度慢了,喝多了心脏还会不舒服,醉一次不是睡一觉就好,而是得难受好几天,头昏脑涨,浑身没劲儿。那感觉不像睡醒了,更像是被人打了一顿。 老张说的“酒量不行”,其实就是身体已经亮起红灯。而“脑子清楚”,就是被现实一次次打脸后终于明白:借酒浇愁,愁更愁。该解决的问题,酒醒之后一个没少,反而因为你喝酒更麻烦了。 所以,改掉“反向喝酒”这个毛病,不如说是人到中年想通了。意味着我们终于肯老实面对自己: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承认喝酒解决不了任何事,承认真正能帮你的,是清醒时的行动,是和家人好好说话。 但这不是说以后一滴酒都不能沾,是要把喝酒这件事扳回正轨:可以是为了尝尝好酒的滋味,可以是孩子回家时喝一杯高兴高兴,可以是和老朋友相聚闲聊时碰个杯。 这种喝法,有节制,是真享受,心里踏实。是不再为别人喝,不为场面喝,就为自己舒服喝一口。 人到五十,我们得学会和生活妥协,也和自己和解。放下那杯跟自己较劲的酒,换来的不仅是心里的轻松,更是一个更靠谱的自己。这或许,就是成熟又踏实的样子。 文|一阳 编辑|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