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医生的最新消息, 已经停职了, 其实它可以选择, 换家医院,凭她的专业能力,

森林旁边捡蘑菇人 2025-11-06 16:05:00

曾医生的最新消息, 已经停职了, 其实它可以选择, 换家医院,凭她的专业能力,不愁找不到工作。 一个能拿下20多篇核心论文、带硕士研究生的眼科专家,一个曾给孤儿熬夜做手术、去非洲义诊的“暖医”,就因为一段私人感情纠葛,突然被推上舆论审判台。 有人骂“德不配位”,有人喊“封杀到底”,可我始终觉得,医生首先是人,再是手握手术刀的专业人士。谁还没点七情六欲?谁的人生能永远四平八稳?他们没贪赃枉法,没草菅人命,只是在私人生活里犯了大多数人可能都会犯的错,凭什么就要否定十几年的专业积累? 培养一个高水平医生有多难?本科五年、硕士三年、博士三年,再加上规培、临床实践,前前后后十几年才能独当一面。曾医生能成为眼科主任,能让患者冒着失明风险也要找她手术,这份专业能力不是凭空来的。就因为感情这点事,就让医疗界少一个能治病救人的好手,对那些等着手术的患者来说,难道不是另一种损失? 网上总有人拿“私德”绑架“专业”,可咱们看病时,难道不是更在意医生的技术好不好、能不能治好病?那些贪官污吏侵害的是公共利益,人贩子毁的是别人的人生,这和医生的私人感情问题根本不是一个性质,没必要混为一谈。 当然,我不是说私人错误不该被指责,该承担的责任、该面对的后果,他们自然躲不掉。但指责过后,是不是该留一点余地?换家医院继续行医,换个城市重新开始,都是人之常情的选择。专业能力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能继续造福患者的资本,一棍子打死实在太可惜。 现在舆论吵得沸沸扬扬,有人喊着“必须封杀”,有人呼吁“手下留情”。其实宽容不是纵容,而是分清是非——私人错误该批评,但专业价值不该被抹杀。毕竟对患者来说,一个技术精湛的医生,远比一个道德完美却治不好病的“好人”更重要。 你觉得曾医生该被彻底封杀,还是该给她一个继续行医的机会?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0
森林旁边捡蘑菇人

森林旁边捡蘑菇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