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郑丽文第五轮人事布局出炉;赵少康或被判入狱,慌忙求饶 11月6日,郑丽文的第五轮人事布局正式出炉,这轮布局看似平淡却藏着精准的政治算计,每一步都在为她刚坐稳的国民党主席位置添砖加瓦。 国民党内的派系纠葛向来是老大难问题,从吴敦义时期的不分区“立委”名单争议引发派系反目,到之前初选时四大门派的明争暗斗,派系内耗一直拖累着这个百年大党。 郑丽文心里门儿清,自己“由绿转蓝”的背景和不算深厚的党内资历,想要站稳脚跟必须先摆平各方势力,所以这一轮依旧延续派系共治的思路,一口气给洪秀柱、朱立伦、连胜文、郝龙斌四大派系都安排了要职。 洪秀柱嫡系张雅屏掌考纪会,朱立伦人马江怡臻当发言人,连胜文系统李德维任特别顾问,郝龙斌子弟兵董佳瑜管国际部,相当于把党内主要力量都拉到自己的船上来,既避免了之前派系争斗拖垮党务的老路,又能借助各派系的资源稳固支持,这种平衡术可比硬刚派系要高明得多。 而世代交替则是郑丽文回应外界质疑的关键一步,之前她任命的四位副主席平均年龄超70岁,被民进党和赵少康抓着不放,嘲讽她违背竞选时的世代交替承诺。 但明眼人都知道,副主席的核心作用是稳定大局,镇住党内元老和各方势力,年轻人确实难以胜任。 这次郑丽文就聪明多了,在执行层面的关键岗位上大量启用青壮世代,董佳瑜、江怡臻、牛煦庭加上新媒体部主任王安国,平均年龄不到40岁,正好契合了国民党长期以来的年轻化诉求。 要知道国民党之前一直面临年轻党员流失的问题,江启臣当选年轻党主席时,党员投票率也才35.85%,足见年轻群体对国民党的疏离。 郑丽文把年轻人放在发言人、国际部、新媒体这些直接对接外界和年轻选民的岗位,既能展现改革姿态,又能通过年轻人的视角和方式提升党的网络声量,毕竟她自己就是靠擅长媒体操作赢得不少支持,这波布局可谓一箭双雕。 更值得琢磨的是,国民党行管会主委、大陆事务部主任这些核心要职至今还空着,这意味着第六轮、甚至第七轮人事布局还在酝酿中。 郑丽文显然不是急于求成的人,这种“留有余地”的做法,既可以观察前几轮人事任命的反馈,又能根据后续党内形势和外部环境调整策略,避免一次性布局引发反弹。 从她以50.15%的得票率胜出党主席选举来看,党员们期待的是一个敢想敢干、稳扎稳打的领导者,而不是一个仓促决策的管理者,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正好符合基层党员“想赢”的迫切情绪。 就在郑丽文步步为营巩固权力的时候,曾经的党内对手赵少康却陷入了自顾不暇的麻烦。 这位“战斗蓝”的创始人,之前在党内斗的时候火力全开,攻击起郑丽文的人事布局来毫不手软,可真遇到民进党的司法压力,立刻就换了一副模样。 事情要追溯到7月26日的全台大罢免投票,赵少康在投票后两度亮出选票,被媒体拍得一清二楚,选务人员两次提醒他折好选票都置之不理。 要知道台湾地区“选罢法”明确规定,投票人圈定选票后不得出示他人,违者可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20万元新台币以下罚金,而且之前新北市曾有28位民进党议员因选议长时亮票被法办,大多以罚款或缓起诉收场,可见这类案件的处罚尺度本就偏向罚金。 可赵少康一开始还嘴硬,9月出庭时反复强调“是展示不是亮票”,结果到了11月被台北检方正式起诉,还要求从重量刑,他立刻就慌了神,赶紧改口说自己认错态度好,主动承诺愿意缴纳罚金。 这种前后反差实在滑稽,之前喊着“战斗”的口号抨击对手,真到自己面临风险,就忙着向民进党求饶,所谓的“战斗蓝”原来也只是党内斗争的“急先锋”,遇到真正的压力就成了“软脚虾”。 而国民党基层早就对这种状态忍无可忍,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把票投给郑丽文这个“非典型国民党员”。 郑丽文虽然资历不算深厚,却有着敢说敢战的风格,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的主张也很明确,比起赵少康的色厉内荏和卢秀燕的趋炎附势,她更符合基层对“能打胜仗”的期待。 说到底,郑丽文的人事布局之所以能顺利推进,赵少康和卢秀燕的表现其实是最好的助攻。 国民党已经在野9年,党员们想赢的情绪越来越强烈,他们厌倦了党内无休止的内斗,也看透了传统政客的软弱妥协。 郑丽文用派系共治稳住内部,用世代交替吸引新生力量,用循序渐进的布局巩固权力,每一步都踩在了党员的需求点上。 而赵少康们的反差表现,更让基层意识到,只有打破传统的政治惯性,启用真正敢战、会谋的领导者,国民党才有机会在2028年实现政党轮替。 这不是郑丽文运气好,而是她精准抓住了国民党当下最核心的诉求,用一套务实且有章法的布局,赢得了基层的信任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