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不是谈赔偿的唯一前提工伤没认定,怎样谈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虽规定认定后享受工伤待遇,但《民法典》补充:若公司有过错(比如没提供安全环境、未缴社保),哪怕没认定工伤,也得承担民事侵权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比如深圳张某案,工作时被脱落设备砸伤,工伤认定期间公司拒赔,张某凭监控、医疗票据起诉,法院判公司先赔付12万医疗费,后续按认定结果补足差额。 [碰拳]还在认定时效内(事故发生后1年内):优先催公司申请工伤认定,同时谈“预付医疗费用”,保留沟通记录,明确“后续按认定结果结算”,避免签一次性了结协议; [碰拳]认定申请被驳回:若因公司过错导致(如未缴社保),按《工伤保险条例》第62条,要求公司按工伤待遇标准赔偿;若属第三人侵权(如上下班被车撞),可同时向侵权方和公司追责; [碰拳]超时效未认定:重点举证“受伤与工作相关”,按民事侵权索赔,比如北京李某在工地摔伤超期未认定,凭工友证言、工地安全隐患照片,法院判公司赔偿误工费、伤残费共28万。 [碰拳]关键提醒:别乱签“私了协议”!若公司没启动工伤认定程序,私下签的赔偿协议可能无效;若赔偿金额远低于法定标准,可事后申请撤销变更。 你遇到的是认定中、被驳回还是超时效的情况?评论区说说,帮你分析维权思路~工伤判定标准 职工工伤认定 工伤规定 工伤认定误区 工伤新定义 认定工伤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