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野心非常可怕!现在的越南教育,在大中小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把广东、广西作为其原来的属地。 越南这几年的野心藏都藏不住,最让人警惕的是他们在教育里动的手脚——从小学到大学,竟然一直给孩子灌输广东、广西是他们“原来的属地”这种离谱说法。 这种历史叙事的偏差不是小打小闹,已经成了系统性的教育渗透,不光在越南国内搅乱认知,连国际社会都看出了不对劲。尤其是中学历史教材里,直接把两广地区标成“古南越国”的一部分,还反复强调越南人是“瓯貉的子孙”,硬生生把八竿子打不着的历史强行捆绑,这对越南年轻一代的误导可不是一星半点。 所谓的“古南越国”,根本不是越南人嘴里的“先祖属地”,而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公元前203年,河北真定人赵佗趁着秦末战乱,在岭南建立了南越国,定都在今天的广州,疆域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 从一开始,这个政权就处处透着中国印记:实行郡县制,沿用汉朝的政治制度,还推广汉字,和中原王朝要么称臣要么藩属,本质上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割据政权,跟后来的越南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汉武帝时期,南越国就被纳入汉朝版图,成为中央管辖的疆域,这是铁打的史实。 再说说越南人天天挂在嘴边的“瓯貉的子孙”。根据史料记载,所谓的瓯貉其实是古代越南北部的两个部落——瓯越和雒越,后来这两个部落合并成了瓯雒国,也就是越南传说中雄王建立的部落联盟。 这些部落活动的范围主要在今天的越南北部,跟当时岭南地区(广东、广西)的民族构成完全是两码事。现代越南人确实源于雒越人,但雒越只是古代中国“百越”族群里的一支,而岭南地区的百越部落跟瓯貉部落只是远亲,根本不是同一个政权体系。 越南教材故意把“瓯貉”和“南越国”混为一谈,无非是想给自己找个牵强的历史依据。 更讽刺的是,越南自己的史学家以前都不这么说。早在上世纪初,越南学者陈重金写的《越南通史》里,明确把南越国之后的时期称为“北属时代”,也就是说连他们自己的前辈都承认,那段历史是越南被中原政权管辖的开端,根本没把两广当成自己的“故土”。 可这些年越南教育部门故意改弦更张,先是在中学教材里篡改疆域标注,后来连岘港这样的地方都把所谓“海岛主权”内容塞进教材,甚至打算在新版教科书里增加中越边境战争的内容,刻意渲染对立情绪。这种修改根本不是尊重历史,而是为了服务野心搞的“历史建构”。 这种歪理邪说已经渗透到了越南的大中小教育各个环节。小学阶段就通过简化的历史故事,给孩子植入“两广曾属越南”的模糊印象;到了中学,教材里直接配上标注错误的古地图,把南越国疆域说成是越南“历史上的领土”,还把赵佗建立南越国的行为歪曲成“瓯貉后人的抗争”;就算到了大学,相关的历史研究也刻意放大瓯貉部落与岭南地区的微弱联系,回避南越国的中原属性。 更让人不齿的是,他们还通过课外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强化这种认知,比如组织学生参观所谓的“古南越遗迹”,其实展出的都是越南北部的文物,跟两广毫无关系。 这种教育带来的危害已经开始显现。有报道说,岘港的中学生连西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都搞不清楚,面对“是否有越南军队驻扎”的问题一片茫然,这就是长期被错误历史教育误导的结果。 虽然还有不少越南青年企业家来两广考察合作,想从中国发展中找机遇,但年轻一代中已经出现了对历史的认知偏差,不少人真的以为两广跟越南有“领土渊源”,这种误解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影响中越关系的根基。国际社会也注意到了这种倾向,不少历史学者都指出,越南的历史叙事偏差正在制造地区认知冲突。 越南在教育里搞这种小动作,本质上就是野心膨胀的表现。明明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却非要歪曲事实,把中国的两广地区往自己的历史里拽,无非是想通过塑造“大历史观”来增强民族凝聚力,甚至为将来的领土诉求埋下伏笔。 但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南越国的中原属性、瓯貉部落的活动范围、中国对两广地区的长期管辖,这些都是无法篡改的事实。 越南教育部门越是这么折腾,越暴露了他们的心虚。毕竟真凭实据摆在那里,就算把教材改得再离谱,也改变不了两广地区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这种违背历史的教育渗透,短期内可能会误导一些年轻人,但长期来看,只会让越南在国际上丢分,最终损害的还是他们自己的信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