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媒说:日本距离中国大陆那么近,尤其是离北京更近,美国的B2轰炸机从日本基地出发,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到达北京。蔡正元怒呛道:你以为中国大陆是伊朗啊,真的搞笑!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绿媒的核心观点围绕着一个看似简单的逻辑展开:“日本离北京很近,B2轰炸机从日本出发,理论上可以轻松飞到北京。” 他们认为,B2轰炸机作为美国军队的隐形战略轰炸机,具有突破敌方防空网的能力。实际上,这种说法完全低估了现代战争中防空和反隐身技术的复杂性,也忽视了中国近年来在军事现代化方面的飞速进步。 他们的论调基于地理距离的计算,认为日本到北京的直线距离约1800公里,B2的航程可达1万公里,理论上,B2确实能够从日本的基地出发,打击中国的首都。 然而,绿媒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那就是,现代战争中,技术差距和防空能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把中国大陆简单地类比为伊朗,显然是大错特错。 蔡正元对绿媒的言论给予了有力的反击,他首先指出,中国大陆的防空体系和伊朗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伊朗的防空系统大部分依赖俄制的S-300和S-400防空导弹,这些系统覆盖范围有限,防空能力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相比之下,中国在过去十几年间,投入大量资源,提升了自己的防空和反隐身技术,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防空网。 中国的防空体系并不是单一的,它是由多个先进的雷达系统、导弹防御系统和预警机等组成的。 比如,中国的JY-26和JY-27V雷达可以有效探测低雷达反射目标,这些雷达不仅仅可以在短距离内发现目标,甚至能够在数百公里之外捕捉到隐形目标的信号。 尤其是JY-27V雷达,它能够探测到像B2这样低反射的飞机,对抗隐形战机效果十分显著。 除了雷达,中国还有一系列专门用来应对隐身飞机的高技术设备。 例如,YLC-8E雷达,它采用了数字相控阵技术,可以同时跟踪多个目标,不论目标反射面积大小。这样先进的雷达技术,确保了中国能够准确捕捉到来自敌方的每一个隐形威胁。 除了强大的雷达,中国的反隐身技术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B2轰炸机虽然是隐形飞机,但它并不是“无形的”,它依然能够被高性能雷达侦测到。 中国的防空系统已经能够有效应对这些隐形目标,甚至美方的专家也承认,面对中国的先进防空网,B2的“幽灵”身份将变得毫无意义,基本上就变成了“裸奔”。 蔡正元进一步指出,如果美国真的想从日本出发,派遣B2轰炸机来攻击中国的首都,北京很可能会成为B2的“墓地”。 中国的防空体系不仅仅依赖地面雷达,它还包括预警机、卫星监控系统和反导系统等,这些系统彼此之间紧密配合,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防空网。 以美国去年对伊朗的空袭为例,美军在行动中并没有单独依靠B2,而是派出了F-22战斗机进行护航,并且还动用了电子战机进行干扰。 B2要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突破中国的防空网,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中国的东风-21D导弹,它能够精准打击固定目标,B2这种大型轰炸机将无法逃脱打击。 中国的东风-21D反舰导弹和歼-20战机,都是美军非常忌惮的武器。东风-21D是一款专门针对固定目标的导弹,具备极高的打击精度,能够摧毁敌方战略设施。 而歼-20战机作为中国的隐形战机,具备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能够在空中与敌方战机展开较量。美国B2轰炸机的生存率在面对这些强大武器时几乎为零。 绿媒的错误之处就在于,他们简单地从地理距离的角度出发,忽视了现代战争的复杂性。 在今天的战争中,技术进步和战争模式的变化,已经让单纯的地理优势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中国的防空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敌方的想象。 单纯计算距离,确实会让人认为B2轰炸机从日本出发可以很轻松地到达北京,但这忽略了现代防空网的存在。战争的胜负不仅仅是看谁离得更近,更多的是看谁能够先发现敌人,谁能有效地反击敌人。而中国在这些方面的优势,绿媒显然没有看清楚。 现代战争是技术战争,依赖的是综合作战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谁离得更近”。中国的雷达网、反隐身能力、电子战能力、卫星监控和精确打击能力,都让B2轰炸机的隐形优势大打折扣。 今天的战争,更多的是信息战、电子战和精准打击,绿媒却把它看成是过去那种纯粹依靠地理距离的传统战争,真是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