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这次碰到硬茬了!”山东东营,律师去银行取4万现金,被追问“资金用途”,律师

我本诚然 2025-11-11 10:49:16

“银行这次碰到硬茬了!”山东东营,律师去银行取4万现金,被追问“资金用途”,律师认为这侵犯自己的隐私权,拒绝告知,银行竟然报案处置!律师这下忍不了,把这事情发到了网上,银行领导低头道歉,但律师觉得事情还没完…… 谁能想到,取自己的辛苦钱还要被“审问”?这位周姓律师本是急着用钱,ATM机日限5000、转账限2万,无奈才去柜台,却被柜员一句“1万以上必须说用途”拦住去路。他解释用途属隐私,柜员竟变本加厉,要求核查其过往交易记录,甚至逼问“上个月大额支出花在哪”,这不就是把储户当潜在骗子吗? 更气人的是,律师妥协说“个人消费”,柜员却嫌笼统,非要列购物清单,不然就威胁报警。等了半小时反诈中心没人来,领导倒出面松口让取款,可这份带着羞辱感的便利,谁能接受?周律师愤然离去,曝光后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个例——有人取3万治病要拿病历,老人取2万养老钱要子女核实,取5万装修得带合同,没证明就只能分趟跑,这哪是服务,分明是折腾! 关键是,央行早有规定,5万以上才需登记资金用途,2025年8月的征求意见稿更是要取消这一门槛。建行东营这家网点却私自把标准降到1万,被问起就甩锅反诈中心,结果被反诈部门当场打脸,典型的“层层加码”还不敢认账。《反洗钱法》明确要保护个人隐私,银行倒好,借着反诈名义越界审查,把合规责任全转嫁给普通储户。 银行领导后来道歉,只说“体验不佳”,绝口不提违反央行规定的事,难怪周律师不接受,还直接向监管部门控告。这事儿能炸上热搜,根本是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我们理解反诈的重要性,但不能让正常存取款变成渡劫,不能把所有储户都当成嫌疑人审。 律师的较真,其实是在为每个普通人维权——今天不抵制这种“霸王操作”,明天取1万、5千是不是都要被盘问?反诈的初衷是保护钱袋子,不是给老百姓添堵。你有没有过被银行过度盘问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吐槽,一起为合理维权发声!银行越界盘问 取钱问用途

0 阅读:26
我本诚然

我本诚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