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汉廷和“历史哥”举着大陆初中历史课本,对着国民党大声质问:“你们看看,大陆课本

古今知夏 2025-11-11 11:32:15

侯汉廷和“历史哥”举着大陆初中历史课本,对着国民党大声质问:“你们看看,大陆课本写国民党抗战的内容,比台湾课本都多!” 大陆这本课本,是真没亏待国民党抗战的人和事。 台儿庄战役的细节,写得明明白白。李宗仁将军怎么指挥,中国军队怎么跟日军死磕,最后打胜了,歼灭了一万多日军,这场胜利让全国人都提气,这些内容全写进去了,一点没含糊。 还有那些抗日名将,课本里也没落下。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里,冲在最前面,就算身负重伤,也死死守住阵地,到最后壮烈牺牲。课本里特意提了他的誓言 — 为国家、为民族而死,我绝不后悔。 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在北平保卫战里拼到最后一刻,献出了生命。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跟敌后战场的英烈们排在一起,都是咱们中华民族的英雄。 有人专门算过,就这一个章节,大陆课本里直接讲国民党军队抗战的内容,差不多占了四成。提到的战役有六场,有名有姓的将领有八位,比台湾现在的初中历史课本,篇幅多了不少。 可再看看台湾的教材,那真是越改越让人看不懂。 以前两蒋时期,课本里还好好写着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台儿庄、昆仑关这些打胜仗的事儿,反复提了又提。张自忠、戴安澜这些将军,都被当成民族英雄夸,写得特别详细。 但后来就变了。李登辉上台后,忙着搞 “本土化”,抗战史从课本的核心章节,被挪到了角落里,成了东亚历史里的一小部分,篇幅缩了又缩。 到了民进党当局手里,更是变本加厉。2019 年的新课纲,直接把 “抗日战争” 改成了 “中日战争”。更让人寒心的是,好多关键内容被删得干干净净。 台儿庄战役那么大的胜仗,只配得上 “一次局部胜利” 六个字;张自忠将军的名字,直接从课本里消失了;就连 “七七事变”,都被说成是 “边境冲突”,硬生生把日本侵略的真相给模糊了。 这么一改,台湾的年轻人哪儿还知道真实的历史 有调查显示,18 到 24 岁的台湾青年里,能说出台儿庄战役是谁指挥的,只有三成多;知道张自忠将军抗战事迹的,还不到三成;能说出三个正面战场会战的,更是少得可怜,连 15% 都不到。 反观大陆的年轻人,同样的年龄段,知道这些事儿的一抓一大把。十个里有八个能说出台儿庄的指挥官,七个多知道张自忠的事迹,六个能说出三个以上的会战。这差距,不就是课本里的笔墨差出来的吗 侯汉廷和 “历史哥” 举着的哪里是一本课本,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民族记忆。 大陆课本为啥敢这么写?说白了,就是不搞党派偏见,认的是 “全民抗战” 的理儿。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来不是哪一个党派的功劳。 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硬扛,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牵制,是各地游击队和老百姓一起出力,全中华儿女拧成一股绳才赢来的。大陆课本就是把这个真相写出来,不偏不倚,尊重每一个为国家拼命的人。 可台湾的教材呢,完全被政治带偏了。民进党当局为了搞 “台独”,非要割裂台湾和大陆的历史联系。就想着通过改课本,让台湾青年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忘了祖辈们一起抗战的岁月。 但历史哪是能随便改的?淞沪战场上,25 万国民党将士拼到最后一滴血,他们的牺牲不是课本一删就能抹去的;武汉会战里,110 万兵力跟日军拉锯四个半月,为国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不是一句 “战略失误” 就能否定的;长沙会战的 “天炉战法” 打得日军落花流水,这种胜利,更不是 “局部胜利” 四个字能概括的。 大陆课本的编写,从来不是瞎写。编课本的人翻遍了《国民政府档案》《抗战正面战场档案汇编》这些真史料,还请了两岸的历史学者一起把关,每一个字都有依据,它不用靠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只用事实说话,这才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

0 阅读:108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