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和刘邦不到7年统一天下,曹操用尽了三十多年为何做不到? 先说说最关键的时势

云景史实记 2025-11-11 13:06:53

李渊和刘邦不到7年统一天下,曹操用尽了三十多年为何做不到? 先说说最关键的时势,这玩意儿太重要了。秦末和隋末都是啥光景?大一统王朝硬邦邦地突然崩了,秦始皇、隋炀帝把老百姓逼得活不下去,徭役、苛税压得人喘不过气,全国人都憋着一股恨前朝的劲儿。 刘邦跟着陈胜吴广起哄时,只要喊一句 “反秦”,立马有人送粮送兵;李渊在太原起兵,打着 “匡扶隋室” 的幌子,其实关陇集团的老兄弟们早等着他挑头,三个月就打进了关中,隋炀帝一死立马称帝,这速度跟坐火箭似的。 东汉末年可不一样,这王朝是慢慢烂透的,就像糟木头,表面看着还能撑,里头全是蛀虫。 从刘秀建东汉起,就靠着豪强世家的力量,这些人一代代扎根,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势力,比如袁绍家 “四世三公”,门生故旧遍布天下,手里既有兵又有钱还有人脉。 曹操要打天下,不光得对付吕布、袁术这些军阀,还得跟这些世家大族掰手腕,你想让他们出钱出粮?门儿都没有,不背后捅刀子就不错了。 更要命的是,东汉末的战乱比秦末隋末惨多了,公元 157 年还有 5600 多万人,到三国初期就剩 2300 万,一半多人没了,中原地区更是十室九空,连张仲景都写 “家家有僵尸之痛”。 刘邦、李渊接手的是 “愤懑的人心”,曹操接手的是 “死透的家底”,恢复实力都得花十年八年,哪有精力统一天下? 再看家底,刘邦、李渊那是 “含着金汤匙” 起兵,曹操纯粹是 “白手起家拼老命”。 刘邦虽说一开始是泗水亭长,但刚起兵就有萧何给他管后勤,把沛县的粮草、壮丁全拢过来,后来又捡着了韩信这等战神,自己只需要管着大方向就行。 李渊更夸张,本身就是太原留守,朝廷给的正规军就有三万,还能拉来突厥的骑兵当外援,关陇集团的贵族们纷纷送钱送兵,就差把皇位直接给他了。他打进关中时,长安老百姓夹道欢迎,因为大家恨透了隋炀帝,谁来都行。 曹操呢?189 年在陈留起兵,就五千人,还是变卖家产凑出来的。他的地盘兖州是啥破地方? 四面全是敌人,东边吕布打过来,南边袁术抢地盘,北边袁绍虎视眈眈,西边董卓还没死透,今天刚打完仗,明天就得防备偷袭,根本没法安心搞生产。 后来好不容易有了许昌,还是个四战之地,跟李渊的关中没法比 —— 关中那地方,东边有崤山、函谷关,敌人打过来只能走一条道,守着关口就行;兖州无险可守,曹操一辈子都在四处救火,光平定河北就花了七年,这七年里刘邦都能灭项羽了! 对手的差距更是天差地别。刘邦这辈子就一个硬茬项羽,可项羽刚愎自用,把英布、彭越这些盟友全得罪了,刘邦正好拉着这帮人围殴,最后在垓下把项羽逼得自杀。 李渊的对手看着多,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其实都是各自为战,谁也不帮谁。李世民多鸡贼,在虎牢关摆个阵,先诱窦建德过来,一仗就把他活捉了,王世充见势不妙直接投降,俩最强对手三个月就解决了。 曹操的对手那是组团来恶心他。先看袁绍,带着十万精兵打官渡,家里四世三公的名头比曹操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 管用多了,曹操拼尽全力才赢,打完还得收拾袁绍的儿子们,袁谭、袁尚在河北扛了七年,就是因为当地人恨曹操。 当年官渡之战,曹操坑杀了三万降兵,这些人全是河北百姓的儿子、丈夫,谁能不恨?好不容易平了北方,南边又冒出孙权和刘备,这俩还搞了个联盟,赤壁之战一把火少了曹操几十万大军。 之后刘备占益州、孙权守江东,形成三足鼎立,曹操再没机会南下。你说这能怪曹操吗?刘邦、李渊是 “打副本”,曹操是 “打群架”,对手还全是狠角色。 更要命的是帮手和民心。刘邦有萧何管后勤,张良出主意,韩信带兵,自己当甩手掌柜就行,还舍得封官,雍齿那么恨他,照样给封侯,人心全聚过来了。 李渊更省心,李世民就是个战神,陇右薛举、河北刘黑闼全是他收拾的,李靖还帮着平了江南,根本不用李渊操心。 曹操呢?虽然有荀彧、郭嘉,但他信不过外人,兵权全抓在曹氏、夏侯氏手里,张辽、张郃再能打,也只能当副将,没法独当一面。 他还爱杀名士,边让、孔融、崔琰全死在他手里,打徐州时还屠城,十室九空,老百姓见了曹军就跑,这样能得民心吗? 刘邦前 209 年起兵,前 202 年称帝,7 年;李渊 617 年起兵,624 年统一天下,也是 7 年;曹操 189 年起兵,220 年去世,31 年,到死都没统一。 不是曹操不努力,是他的摊子太烂、对手太强、帮手太少,还赶上了世家最嚣张的年代。刘邦、李渊是 “顺风局”,借着前朝崩盘的劲儿一鼓作气;曹操是 “逆风局”,得一点点补窟窿,还得应付各种幺蛾子,能统一北方就不错了。 说白了,这就是时势造英雄,刘邦、李渊踩对了点,家底厚、对手弱、民心顺;曹操生错了时候,接手的是个烂摊子,对手全是硬茬,还把民心搞丢了。换谁来也没法在三十多年里搞定这烂事儿,你说曹操冤不冤?

0 阅读:43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