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美国突然宣布了,把在菲律宾临时部署的“堤丰”中程发射单元撤走。 这一步并不突然,本来就是一次短期试水。“堤丰”是美军近年上线的机动发射平台,挂在拖车上,能在公路上走,去年春天首次跨海进菲律宾参加联合演练,演后按安排撤场。这次仍然延续那个节奏,来一阵、走一阵,保持灵活。 你们知道这“堤丰”到底是个啥硬家伙吗?它可不是普通的导弹发射车,是美军专门为“分布式海上作战”搞的关键装备,能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6”导弹,射程从几百公里到上千公里,公路机动能力强,今天在这个港口部署,明天就能转到另一个岛屿,很难被锁定 。去年3月首次进菲律宾时,美军特意选在吕宋岛北部的卡加延省,离台海直线距离不到1000公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就是想借着菲律宾的地理优势,打造“机动打击节点” 。但为啥每次都只待几个月就走?根本不是美军不想长期留,是实在不敢也不能。 菲律宾国内的反对声音从来就没停过,去年美军“堤丰”刚部署,棉兰老岛就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民众怕被卷入大国冲突,毕竟上世纪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问题,就闹了几十年矛盾,直到1992年关闭了克拉克和苏比克湾基地 。现在小马科斯政府虽然和美国走得近,签署了《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开放了9个军事据点,但也不敢把话说死,每次美军部署都强调“临时”“演练性质”,就是怕激怒国内反美势力和周边国家 。美军心里也清楚,长期驻扎只会让菲律宾成为众矢之的,反而破坏自己的“灵活威慑”战略,不如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既试探了部署可行性,又没留下长期驻军的口实。 更关键的是,美军这招“打游击式”部署,根本不是要放弃菲律宾,而是在调整战术。你们发现没?最近美军在菲律宾的演练频率越来越高,今年已经搞了10多次联合军演,比去年多了近一倍,而且每次“堤丰”撤走后,都会派B-52H战略轰炸机、“里根”号航母过来补位 。说白了,美军是想通过“轮换部署”代替“永久驻扎”,既保持对地区的军事压力,又降低自身风险,这种“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套路,其实就是把菲律宾当成了自己的“前沿棋子” 。他们算得很精,短期部署不会引发太大外交风波,还能让盟友看到自己的“支持力度”,同时节省驻军成本,把资源投入到更关键的海空力量上。 但美军的如意算盘,未必能得逞。菲律宾虽然和美国合作,但也没断了和其他国家的联系,小马科斯政府一边接受美军援助,一边也在拓展经贸合作,就是想在大国之间找平衡 。而且周边国家对美军这种“机动挑衅”早就有防备,相关国家的国防力量一直在提升,区域合作也在加强,美军想靠几台移动发射车就改变地区局势,简直是异想天开 。更重要的是,这种“来来回回”的部署,反而会让菲律宾民众越来越反感,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国家变成战场,长期下去,美菲之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深。 美军撤走“堤丰”,本质上是霸权主义的投机行为,想通过“灵活部署”维持自己的地区影响力,却忽略了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诉求 。历史已经证明,任何把他国当棋子、搞军事威慑的做法,最终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未来美军大概率还会继续这种“短期部署、频繁轮换”的操作,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手段,根本改变不了地区和平发展的大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