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最新消息。 中荷双方代表,经过11月18日和19日为期两天的谈判,安世半导体迎来重大转机。 荷兰政府正式说,把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还给它的中方老板闻泰科技。这意味着闹了俩月的控制权风波,最后是咱们中国企业赢了,算是画上了个大句号。 这事儿可太提气了!但你们不知道,这俩月闻泰科技和安世中国遭了多少罪,荷兰玩的手段有多不地道 。早在2019年,闻泰花了330多亿人民币,才把安世半导体彻底收入麾下,要知道安世可是全球顶尖的功率半导体IDM厂商,当初还是中资把它从濒临破产的边缘拉回来的 。这些年闻泰砸钱建产能、搞研发,把安世全球80%的封装测试产能都放在了东莞,2025年中国市场收入占比都快过半了,还给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的税收,怎么看都是双赢的好事 。 谁能想到荷兰突然在9月底背后捅刀子?9月30号,荷兰政府拿1952年的《物资供应法》当借口,直接冻结了安世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和知识产权,说是“出于国家安全” 。更过分的是,第二天安世三个外籍高管就联手告到荷兰企业法庭,要求暂停闻泰创始人张学政的职务,还把股权强制托管给第三方 。全程没走正规庭审,七天就定了案,这哪是司法程序,分明是“法律闪电战”,明摆着就是要抢控制权 !后来才知道,荷兰早跟德国私下协调过,美国更是提前修订出口管制规则铺路,这根本不是单一国家的决定,是背后有势力在联手打压中资 。 你们知道安世有多重要吗?全球每5辆车就有一辆用它的芯片,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全球市场份额稳居前三,小信号二极管的市占率更是超40% 。特斯拉、大众、比亚迪、宝马这些巨头,全是它的客户,德国大众的沃尔夫斯堡工厂都因为缺它的芯片差点停工 。荷兰以为扣下控制权就能拿捏全球供应链,可他们太低估中国的底气了 。中方直接出台出口管制,禁止安世中国向海外出口特定组件,同时又给欧洲车企发豁免,既守住了底线又留了余地 。安世中国更是硬气,早就囤够了库存,还启动了新的晶圆产能验证,就算荷兰断供,也能稳稳满足客户订单到年底 。 荷兰这波操作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们本想靠着“临时接管”逼中方让步,结果全球汽车供应链乱成一团,欧洲车企怨声载道,自家企业也跟着受影响 。加上中方的反制有理有据,既遵守规则又态度坚决,荷兰扛不住压力才主动找上门谈判 。11月18号到19号的两天谈判,中方直接点破要害,指出全球供应链混乱的责任在荷方,要求他们撤销行政令,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 。最后荷兰宣布归还控制权,说白了就是现实倒逼的理性回归,再闹下去损失最大的是他们自己 。 但咱们也得清醒,荷兰只是暂停了行政令,距离彻底撤销还有差距,后续会不会再生事端还不好说 。这场风波也给所有中资企业提了个醒,海外投资既要懂规则,更要练硬功 。安世能扛过来,靠的是在中国扎下的完整产业链,靠的是每年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都达到2.84亿欧元,专利申请量从每年十几件涨到上百件,技术硬实力才是最靠谱的底气 。那些动不动就拿“国家安全”当挡箭牌的国家,其实就是怕中国企业强大,怕失去技术垄断的优势 。 这事儿也让欧洲看清了现实,技术链根本没法强行脱钩 。安世的“欧洲设计+中国封测”结构早就深度绑定,强行拆解只会两败俱伤 。荷兰这次服软,不仅是给中荷合作留了余地,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政治干预经济合作根本行不通 。咱们中国企业从来不想惹事,但也绝不怕事,只要自身实力够强、应对够从容,就算遇到再无理的打压,也能靠智慧和底气赢回来 。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